(上接第一版)
突出思路引导作用。按照“重点是什么、典型有哪些、特色在哪里、落实怎么样”的“四问”工作法和“年初工作有计划、年中工作有进展、全年工作有成效”的要求,我市对重点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全市共确定200多个重点项目,以项目带动整体工作推进和难点工作的突破;年中按照项目工作方案,加强督导;年底根据工作业绩,推荐评选“十佳创新项目”,评选全市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
突出转化提升作用。2012年年初,市纪委在全会上提出了实现“四个转化”的工作理念,对2012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制定了实施方案,有效放大了反腐倡廉工作成果,提升了纪检监察工作整体效能。目前,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法违纪案件460件,党纪政纪处分458人,同比上升了24.46%。其中,县处级干部5人,乡科级干部56人。
比形象正作风
典型示范。2012年以来,我市共组织收看王瑛、杨正超、姜瑞峰、陈超英等先进事迹报告会20余场,巡回播放《忠诚与背叛》廉政教育故事片30余次,举办廉政文艺晚会、廉政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11场(次)。同时,积极挖掘和宣传基层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感动和教育身边人。
严格管理。市纪委在纪检监察系统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群众中随机进行民意调查,对委局领导班子、委局机关各科室和机关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引导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树立带头接受监督的意识。
警示提醒。我市有计划地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到省纪委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组织观看《不可逾越》等廉政教育影片,以发人深省的案例、寓意深刻的图片加强警示教育。
重防范慎言行
突出防范重点。我市印发《信阳市纪检监察系统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在加强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纪检监察干部“八小时以外”社会廉政风险防控,实行“双防双控”。在查找岗位风险的同时,主要从3个方面查找社会风险点:道德风险、社交风险、个体风险。
突出关键环节。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职工结合各自岗位实际,将查找廉政风险和制定防控措施作为关键环节,采取自己找、群众提、互相查、领导点、组织评等方式,把风险点找准找全,把廉政风险管严控牢。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干部职工积极行动,从纪委书记到普通干部职工都认真梳理岗位职权,编制情景案例,填写《岗位廉政风险及防控措施登记表》和《社会廉政风险及防控措施登记表》。截至目前,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共排查廉政风险点8725个,制定防控措施3942条,系统内部预防腐败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强化风险防范。针对查找出的社会风险点,要求每人提出自律防范的具体措施,并以适当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监督,同时加强社会防控监督,增强监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