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 炜
“过去肖店就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干部分配到了这里,大都会唉声叹气,觉得像低人一等似的,现在可不一样了,过去想方设法调到别的乡镇的同志,都在念叨着想再回来工作呢。”昨日,陪同采访的平桥区宣传部的同志在路上就忍不住夸起了肖店的变化:“特色产业发展了,文化事业繁荣了,新型社区成规模、上品位了,党群内外兼修有形象了。今天的肖店,是人见人夸啊!”
在群众文化广场前,肖店乡党委书记叶春一见记者面,也不禁自夸起来:现在的肖店老百姓,可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这个占地16亩左右的群众文化广场,不仅配套安装了10余组健身器材,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一座标准化图书馆,而且还把每周日定为乡文化活动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基本形成了“每周有活动、每月有表演”的广场文化活动格局。特别是每到夏夜,广场上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周边驻马店的好几个乡镇都过来开现场会进行观摩学习呢。
在齐营村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群老人们正在里面娱乐,当天在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有19位,见到记者的到来,老人们张口就夸:俺们这里住着比你们城市都好,空气好,吃住也好,玩的也开心,像我们这中间好多都是空巢老人,在家呆着都能闷出病来,自从到了这里,生活丰富了,(下转第二版)“谁不夸俺肖店好!”
(上接第一版)心情也好了起来,我们是群快乐幸福的肖店老人!
参观到肖店乡便民服务大厅和肖店乡社会管理中心时,一起下基层采访的本报党委书记、社长刘正国详细询问该乡推行《“3+2”工作法》的实施情况。当了解到肖店乡通过整合力量、抓作风、树形象、促效能;通过扎根群众、访民忧、解难题、做实事;通过集中办事、抓效率、带民富、重民生;通过服务群众、排民忧、解民怨、保民安,成效显著后,刘正国也竖起大拇指夸了句:不敢说推行“3+2”工作法都能适用于全市所有乡镇,但“3+2”工作法无疑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解决农村发展和民生问题等方面,提供了一个值得学习借鉴的好的工作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