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专题组
实施“限额管理+公务灶”模式一年来,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节约意识进一步增强,公务接待中使用高档烟酒现象明显减少,接待费用明显下降,与2011年1月至11月同期相比,2012年全市接待费用减少了22%,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制度先行 措施有效
在公务接待费限额管理工作中,我市本着“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有序管理,积极稳妥”的原则,于2012年年初在市、县(区)、乡(镇)三级推行“公务灶”制度。
为使该项工作有序推进,我市研究起草了《公务接待费限额管理规定》和《信阳市规范和改进公务接待推行“公务灶”制度实施意见》,采取“限额管理+定点接待”的模式,对公务接待进行规范和管理。一是总量控制制度。坚持对市直单位采取限额管理办法,年初由市廉自办向各单位下达招待费限额指标,次年初进行审核检查。同时,各县区对乡镇、县区直委局及其二级机构也实行了接待费用限额管理制度,狠刹公款吃喝和铺张浪费之风。二是定点接待制度。各单位公务接待需要安排就餐的原则上在机关食堂,机关食堂不能满足接待需要的,在单位定点餐馆接待。目前,全市105个市直单位中,有23个单位设立了“公务灶”,其余单位确定73家社会营业性中低档餐馆作为公务接待定点餐馆。全市739个县区直单位,有105个单位设立了“公务灶”,没有设立“公务灶”的单位都按照要求确定了2-3家社会营业性中低档餐馆作为公务接待定点餐馆。全市205个乡镇(办事处),有196个设立了“公务灶”。三是定期公示制度。以定点就餐、定额支出、定员陪同和定期公示为内容,规范公务接待费报销程序,有效落实公务接待费支出会审会签和“三单一票”制度。各单位接待费开支情况每季度在单位内部公示一次,公示时间不得少于一周,每半年向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廉自办)书面报告一次,接受干部群众监督和组织审查,实行阳光操作。四是对公务接待用酒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在落实“公务灶”制度的同时,在市、县(区)、乡镇对接待用酒实行政府采购,仅此一项,可节约公务用酒支出10%左右。
(下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