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景
前不久,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
极其严重的空气污染,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尽管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了20多年,但当前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空气污染,人人都是受害者,拿什么来治理空气污染,这是摆在面前的一道紧迫课题。对此,笔者认为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不妨学学国外。
曾几何时,巴黎的空气质量每况愈下,其城市空气污染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危害日益严重,患呼吸道疾病和其他疾病的人数明显增多。巴黎市为治理空气污染,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经济手段:限制机动车的数量,尤其是控制出租车的数量;规定当空气质量为二级时,汽车根据牌照的单双号交替行驶,而当空气质量达到三级时,凡可能造成污染的车辆都严禁上街;鼓励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空气质量凡在二级以上时,所有公共汽车和地铁的票价都要降低。此外,巴黎市还计划将所有的公共汽车全部改成无污染汽车。
在伦敦,曾经的“雾都”变为“绿城,经验从何而来?为了进一步减少污染,伦敦2005年开始对“零污染”汽车进行试验;鼓励公共汽车、火车、垃圾车和出租车这些污染最严重的车辆减少排放量;并规定不向对环境污染最严重的车辆颁发执照。此外,伦敦市政府还考虑建立“低排放区”,不允许污染严重的车辆进入这些区域。
曼谷,曾经是是亚洲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针对这一情况,曼谷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治理。值得一提的是,在交通治理方面,一方面采用更严格的车检制度,加强车辆的保养。对7年以上的所有车辆、使用5年以上的摩托车和所有卡车及公交车辆进行年检。另一方面,年检不合格的车辆必须维修或停驶,而且,除了从晚9时至凌晨6时这段时间外,严禁大型卡车进入曼谷市区。
虽然空气污染的治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方面,不少城市走在了前列,但在治理中依然需要“拿来主义”。国外这些城市的空气污染治理,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在结合自身现状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国外关于治理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积极改善空气质量,进一步推进环境保护工作,须臾不可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