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国

国人多有好面子、讲排场的习惯,在吃喝招待上往往一不小心就酿成“舌尖上的浪费”,且所费不菲、愈演愈烈,已招致公众强烈不满。形成“舌尖上的浪费”的具体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如下:

其一,公款消费。花的是公家的钱,满足的是个人的口腹之欲,装扮的是自家的面子,积攒的是主办者的私人友谊,且此类公款支出受到制约的因素有限,因而,公款宴请就难以停歇,并且会不断迈向新台阶,奢侈浪费就会如影随形。不客气地说,公款消费是“舌尖上的浪费”的第一推手。要有效遏止“舌尖上的浪费”,也需从治理公款招待上下手方可收到实效。

其二,炫富消费。餐桌上的丰盛,意在向客人传递主办者腰杆儿粗、兜里有货的信息,而实际情形则往往与此不尽一致。正是因为自身底气不足,才靠好吃好喝以壮行色。既要显摆,哪能不浪费?在日常生活中,只有那些对自己的形象缺乏自信或不满意的人,才愿意花费巨资进行整容。炫富请客与花钱整容往往是出于相同的心理——自己花钱遭罪,目的是为了赢得他人的认同。

其三,酬谢消费。自己有喜事,受到亲友的祝贺,或自己有难处时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依照常理,事后都要好好感谢一番,常见的酬谢方式便是盛情款待。一旦酒席不够丰盛,担心客人怀疑主人的感激之情不真诚、不强烈,从而让宾主的面子都不好看。盛情之下的酬谢,焉有不浪费之理?

其四,“求爱”消费。小伙子心仪某位姑娘,拉近距离的手段之一便是请姑娘吃饭,吃的次数越多、款待得越盛情,俘获芳心的几率就越大。社会交往中,凡有求于人者,不少的情况下也用盛情款待的方式与对方沟通、结好,一次不行就再请,直到让对方吃到难为情的地步,东家的愿望往往就会实现。全是盛情款待,肯定餐餐都不少“舌尖上的浪费”。

重拳治理公款消费,大力倡导文明、节俭的餐饮新风,方能变“舌尖上的浪费”为“舌尖上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