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吴杰华 郑海燕)去年以来,淮滨县把夯实基层组织作为农村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任务,实施“能人治村、能人兴村、能人富村”战略,通过“三定三选”,从优秀人才中选拔引领发展的“领路人”,夯实了新农村建设的“基石”。
“双强”工程带动,定标准遴选。该县大力实施“双强”工程,制定《淮滨县村党组织书记管理办法(试行)》,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个人致富能力强和帮带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人才选拔进村党组织。目前,全县有263个行政村党组织书记有个人创业致富项目,其中,75%的村党组织书记的个人项目设在村内,解决4500多名村民就业,实现农民增收2700多万元。
多方渠道联动,定要求推选。该县打破村党组织书记选任重资历、地域等传统束缚,拓宽村党组织书记选任渠道。从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31名优秀干部担任“双薄弱村”第一书记,强化“双薄弱村”工作;从外出务工返乡成功人士中,选举产生27名党组织书记,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从大学生村干部中,选拔党组织书记2名,优化了村级领导班子年龄和文化结构,提高了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民主机制驱动,定程序竞选。该县转变传统组织任命的选拔任用观念,村党组织书记出现空缺后,引入竞争机制优中选优,采取“两推一选”或“公推直选”的方式,公开选拔任用村党组织书记,把村党组织书记选拔权交给党员群众。在村党组织换届中,全县289个村党组织书记全部由党员群众选举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