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赵 刚 韩 浩 吴晓睿 王凌云)从淮滨县城坐车,顺着淮商路往南,十几分钟就到了张庄乡瓦门社区。一排排整齐的三层小楼,纵横交错社区道路,宽阔的休闲广场,标准的敬老院,崭新的社区服务中心、医疗站、学校、超市、水厂和十几家正在生产的企业,使瓦门社区犹如市镇。
像瓦门社区这样,交通方便、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亦工亦农的新型农村社区,在淮滨县不算少数,它们正改变着农村的面貌,缩短着城乡的差距,点亮农民新生活,已成农民的新追求。
近年来,该县坚持“政策引导、科学规划、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群众自愿”的原则,践行“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思路,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加快了城乡一体的发展步伐。
该县坚持规划先行不动摇,请来多家城市规划设计院,综合考虑县情,搞好“五规”衔接,立足高起点、高标准,彰显地方特色的标准,经过反复调研、科学论证和征求多方意见,确定了全县新型农村社区的总体布局规划,初步把全县的行政村整合为61个新型农村社区。
为加快城乡一体建设,该县出台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案,明确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具体措施。同时,制定了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八项政策。土地方面,采取人地挂钩及土地综合整治的方式解决,节约农村建设用地有偿收益,全部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方面,整合交通、教育、水利、扶贫等项目资金,集中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财政方面,2012年,共向市级试点社区完成财政投资1080万元,县级财政完成投资3000万元。
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过程中,该县坚持稳步求进、拓展前行、分类推进的办法,做到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建成一个、带动一方,初步探索了“灾后重建搬迁型、产业集聚带动型、文化引领打造型、能人示范引领型、整合项目催生型、新农村提高转化型”6种建设类型,着力推进了洪河湾、楚寨、瓦门3个特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同时,采取“敞口子、关门子、通路子”的办法,积极引导鼓励群众投身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去。“敞口子”就是先把社区建好,给群众的账算好,社区大门随时随地向群众敞开;“关门子”就是在没有规划和配套设施的地方,以及公路沿线,一概不允许有新盖的房子,把这扇门堵死;“通路子”就是办好群众入住社区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种手续,确保能及时服务。
目前,该县首批16个市、县级试点社区建设工作已全面铺开,快速推进,已取得阶段性成果。16个社区已完成投资3.4亿元,建成和在建农民新居3400套,将给数万农民带来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