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邓冬梅 朱晓红)2012年,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紧紧围绕创建“二级甲等”医院这一中心工作,以病人为中心,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创先争优等活动,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思路,规范行为,保持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夯实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基础。该院一是重点加强核心制度的学习和落实。二是根据新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狠抓病历书写质量,开展病历书写评比活动,奖优罚劣。三是定期督查、考评,加大创建活动督导力度,采取改进措施,确保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四是对照标准,查漏补缺。按照“二甲”医院评审标准,通过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合作等多种形式,完成“二甲”医院要求的必备临床技术。

全面实施“三好一满意”和创建“平安医院”活动。该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切实为患者着想,落实各项惠民、便民、利民措施。一是开展“医德医风标兵”等评选活动。在全院评选出 “十大优秀青年”、“护理岗位技术能手”及“医德医风道德标兵”。二是实施临床路径。根据医院实际细化临床路径标准。试点病种由去年的24个增加到今年的9个专业、39个病种。三是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认真落实各项优质护理措施,全院开展优质护理活动的病区达100%。四是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及“双十”制度,抗菌药物品种控制在33种,基本药物品种810种,做到合理用药。五是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以电子化病历建设为中心,全面整合完善HIS、PACS、LIS等项目建设,完成与市卫生系统数据中心的互联互通。六是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医疗志愿服务队深入到各乡镇、社区、敬老院、福利院举行“送医送药”义诊活动,全年义诊共计16次,捐赠药品价值10000余元。

推进医院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该院一是加大资金投入,鼓励技术创新。全年在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5篇,科技成果奖5项,开展新业务、新技术8项,PICC护理门诊成立并投入使用。二是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医院整体业务技术水平。与省内多家知名医院联系,定期邀请外院专家来院讲学、进行手术指导;大力开展重点专科建设,将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骨科、妇产科、口腔科确定为2011年至2015年院内重点学科。三是坚持强基固本,加快人才结构的改善。与省人民医院、郑大一附院、郑州市人民医院合作,选派骨干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注重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全年共招录大学生24名,研究生2人,招聘编外专业技术人员37人。四是严格控制药品收入比例,与科室签订目标责任书,采取年终评优评先结合、对超比例科室主任进行警示谈话等措施,有效降低了药品收入比例。

营造和谐的医院发展环境。该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喜迎十八大,大医铸精诚”演讲报告会,开展“优秀党员”、“先进党支部”评选活动,开展“庸、懒、散、软”专项治理活动、“三平”义诊活动,进一步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作贡献、当表率的良好风气。精心组织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定期召开社会监督员座谈会,听取群众意见,改进工作作风,社会满意度达96%。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成功举办了迎春联欢晚会、“三八”节拔河比赛、跳绳比赛及冬季乒乓球比赛等文娱活动,进一步丰富了职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