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跨入2013年,上网本就成为第一个挥手告别的电子产品。

近日,继三星、惠普、戴尔之后,全球PC巨头华硕宣布从2013年1月1日起停止生产上网本,另一PC大鳄宏碁也没有计划在新年推出更多的上网本产品,上网本市场将在这两家厂商消化完库存之后正式结束。

2007年,华硕推出首款上网本,因廉价、小巧成为PC行业度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明星产品”,戴尔、宏碁、联想、惠普蜂拥而上,2010年上网本全球出货量达3940万台。

可好景不长,随着iPad的问世以及智能手机的遍地开花,配置相对较低、使用又相对繁琐的上网本市场定位越来越不清晰,很快就被新品超越。至2012年,平板电脑出货量已达1.22亿台,而上网本则滑落至2000万台以下。

追根溯源,上网本没落的最大原因是缺乏创新。从一出现就被认为是“缩水”的笔记本,上网本除了降低了配置、缩小了屏幕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创新之处。英特尔凌动处理器和微软操作系统的结合没有摆脱传统笔记本“Wintel”(微软Windows系统+Intel处理器)的模式,仍然“执著”于传统笔记本的商务办公功能。

随着笔记本越做越小、越来越薄,上网本最大的长处——小巧就变得越来越没有核心竞争力了。

不过,不用为上网本的退市感到惋惜,从长远看,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这些IT产业现阶段的主角必然都有黯然下台的一天。优胜劣汰并不是什么坏事,毕竟,它可以驱动厂商不断创新,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

(据《河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