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游家明 曾令菊)近年来,为了让红廉资源发扬光大,成为建设幸福商城的强大精神动力,商城县以建设信阳市“大别山红廉文化苑”为契机,重拾红色记忆,挖掘廉政资源,征集整理红廉素材,广泛开展文化育廉活动。截至目前,该县已举行红廉文化采风活动10余次,征集史料、文物素材和创作文艺作品上百件,形成红廉教育精品40多件,丰富了“清风大别山”廉政教育品牌内容。

领导重视,亲自参与考察和挖掘。该县纪委、监察局、人武部纪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建设“大别山红廉文化苑”资料征集的通知》,并成立了以该县纪委书记、宣传部长、人武部政委等为领导成员的红廉文化史料征集领导小组。他们先后考察了赤城县苏维埃政府旧址、达权店镇新店老街刘邓大军驻地、黑河村“邓政委送牛”纪念地、长竹园五里山刘邓大军前敌指挥部、长竹园大河湾红四军诞生地等红色遗迹,访谈了县内文史专家杨琼、余水、黄善文等。考察过程中,摸排出大量的红廉史料线索,掌握了部分有价值的文物实物,对该项工作开展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借力网络,依靠群众的参与支持。该县在地方论坛上发布征集启事,发起网上约伴,网聚文史、文艺专业人士和历史掌故、事件知情人的参与,把挖掘整理工作转变为网友采风活动,将实地实察和网来网去有机结合,在分享的快乐中促进征集和挖掘工作。采风活动抓住重大历史事件,分“千年风骨”、“红廉同脉”和“军地共廉”三大主题进行。通过实地考察和座谈交流,网友提供了民间传说、红色历史、名人轶事等多系列的重大线索和可贵资料,并收集到大量一手资料和有价值的遗物。采风活动经网上发帖后,不少网友跟帖丰富史料内容、上传文物图片。截至目前,网友发布有价值的主题贴45个,跟帖上万条。

抓好结合,红廉文化育后人。为了把红廉资源挖掘出来、提升上来、传承下去、推广开来,该县将建设“大别山红廉文化苑”同建设金刚台红军洞群廉政教育基地相结合,充实基地教育内容,突出廉政教育主题。成立了实物收集、史料编撰、文化创作和推广普及四个专业分组,将红廉素材及时转化为现实的教材,广泛推进到机关、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农村和景区,让红廉文化铺天盖地,充分发挥文化育廉的作用。通过组织廉政文化晚会、在高速路口设置廉政公益广告、在办公地展示廉洁办事提醒广告、在县电视台黄金时段和县文体广场LED屏幕播放廉政公益广告等方式,该县全力打造廉政之乡、清风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