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B1版)

法律援助工作深得民心。该局抓住法律援助列入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和《市政府工作报告》的有利时机,大力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市本级法律援助经费、机构和编制人员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全市选聘了355名大学生村干部担任法律援助志愿者,把留守儿童列入法律援助范围,全市法律援助门槛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范围进一步扩大,有效维护了困难群众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798件,接待咨询16338人(次)。

做实做大农民工维权“金手杖”工程。该局为做好200余万信阳籍农民工维权工作,大力实施了“金手杖”工程,把针对农民工进行普法宣传与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有机结合起来,在信阳籍农民工集中的全国32个大中城市建立了91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办理了包括商城县159名农民矽肺病案在内的在国内有重大影响的农民工维权案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民工维权品牌。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贾午光曾专程到信阳对“金手杖”工程进行调研,并给予高度评价。仅2012年,全市就办理农民工维权案件872件,挽回经济损失1327万元。

律师参与信访作用更加突显。该局在全市范围内挑选优秀律师担任化解信访事项评议员,做到律师参与信访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及时召开律师参与信访工作会,积极组织律师参与信访,定期派出专业律师参与市、县区、乡镇信访值班和领导接访,把大量的涉法涉诉案件导入法律渠道予以解决,为维护我市信访稳定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去年全年,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和领导接访1482余次,接待信访群众4261人(次),平息上访42起。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在“五五”普法中,市司法局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自2011年“六五”普法启动以来,该局在继续广泛开展“法律六进”、“每月一法”、“送法下乡”、“12·4法治宣传日”等宣传活动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治城市、法治县区、法治乡镇村创建活动,召开了全市公众法治环境建设工作会议,编辑出版了《信阳市普法知识实用手册》普法教材,举行了全市首届法治文艺会演,对全市公众法治环境建设情况进行了督导。通过持续开展普法活动,我市人民群众法律素质普遍得到增强,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基层基础建设更加稳固。该局注重抓基层、打基础,对全市200个司法所按照“六个一”的标准逐个验收,成熟一个,验收一个,达标一个。通过检查验收,乡镇司法所建设全面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组织健全,作用彰显,年调解矛盾纠纷1万多件;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有序推进,建立监所单位与社会无缝对接,加强与有关部门联合帮扶,开通了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依法有序地开展了社区矫正工作,有效地维护了基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国家司法考试工作再创佳绩。该局高度重视国家司法考试工作,按照“四最”、“四严”的要求,加强宣传,精心组织,科学安排,细致服务,全市考务工作组织严密,程序规范,秩序井然,未发生任何违纪和泄密情况,保证了国家司法考试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公平性,保持了我市全国司法考试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在2012年12月份的全省国家司法考试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市司法局主要领导作了典型发言。

医疗纠纷调解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该局以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为突破口,将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引入医疗纠纷处理中,先后组织并参与调解多起医患纠纷,依法保障了医疗机构的正常医疗秩序,依法维护了患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受到党委、政府的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好评。去年全年,市医调委员会共受理案件58起,办结58起,零赔付5起,调解率100%,调成率100%。2012年,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毛超峰,省司法厅厅长王文海在莅临信阳视察工作时,都对我市的医疗纠纷调解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监所持续保持安全稳定。该局认真落实安全稳定“首要标准”,全面履行教育改造“第一责任”,始终把教育改造工作作为中心任务,开展“能力、效率、责任心执法大检查”和“迎接党的十八大、确保监所安全稳定”等专项活动,加强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市监狱、市劳教所实现“六无”目标,持续保持安全稳定。

面对取得的成绩,雷丽萍说:“每一项荣誉都是新的动力,只要务实肯干,就一定能有所作为!”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市司法局各项工作不断进步、整体工作持续前行的秘诀:只顾攀登莫问高,勇立潮头敢争先。

这是一种无惧无畏的胆略,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更是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司法局正带领全体司法行政干警,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省司法厅领导批示为契机,抢抓机遇,乘势而为,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顽强的毅力、更加务实的作风,不断推动信阳司法行政工作科学发展,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和魅力信阳、和谐信阳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