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 立)去年入秋以来,新县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工作重点,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组织和动员全县广大干群,坚持以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中小河流治理、塘堰渠整修改造为重点,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展顺利,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目前,该县已出动机具6.7万个台班,完成土石方272.3万立方米,完成投资12431万元,整修水利工程480多处,新修塘堰38口(道),清淤整修灌渠44.2千米,恢复改善灌溉面积4300亩,新增灌溉面积2500亩,新增供水受益人口28000人。
依托重点项目,掀起农建新热潮。该县坚持以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为依托,积极整合涉农资金,鼓励群众筹资投劳,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热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1360元,计划解决26000名群众和2000名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建设集中供水工程9处,其中联村供水工程6处,单位供水工程2处,管网延伸工程1处。潢河蔡庄段治理工程,总投资1771万元,已完成总任务的85%。云山等11座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总投资2605万元,已于2012年10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工程量9.9万立方米,完成投资1678万元。
建立三个机制,创新建管新模式。该县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和建立了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建管并重的管护机制和强化督查的考核机制,确保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扎实推进。
拓展渠道,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该县在政策上,设立奖补资金鼓励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在金融上,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投入重点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在吸纳社会资本上,鼓励民间投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支持采取合资、独资、租赁、承包等方式参与建设。在调动群众积极性上,按照“政府引导、民主决策”原则,用活用好“一事一议”,大力支持农民投工投劳参与农田水利建设。
建管并重,深化管护机制。该县在确立施工方上,在严格履行民主程序,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通过“一事一议”民选施工队伍,构建县、乡、村三级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在资金管理上,严格资金管理程序,实行先建后报、按进度分批预付等制度,在提高项目建设效率的同时保障了资金安全。在管护上,按照“谁受益、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落实管护责任主体,有效推进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民主化进程。
加强督查,建立目标考核机制。该县紧密结合“两区”建设科学编制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目标任务细化落实到各乡镇和有关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和建设内容,并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签订目标责任书,并由县四大家领导带队的督查组进行考核,有效推动了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