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张诗绮

1月6日,记者接到读者来电称,在市中医院右侧有一条小胡同,胡同里右侧有一个院墙已经倾斜,随时有倒塌的可能,希望记者到现场看看,以提醒过往行人,千万不要被“突然坍塌的院墙”砸到。7日,记者来到现场。据附近市民反映,该处院墙是市中医院院墙。目前,处于危墙状态已至少有两年之久,却迟迟无人问津。另一位附近居民表示,对该墙的安全隐患颇为担忧。

记者在该处危墙旁看到,高约3米左右的院墙向外倾斜,与水平地面约呈86°角,倾斜距离约3公分至5公分,并且墙体已有多处破损。附近一位业主告诉记者,此墙存在已至少两年之久,所属单位却从来没有实施过任何补救维护措施,墙体上用红色油漆笔写着“危墙下禁止停车”的字样。虽然据记者了解,这几个字并不是所属单位所写,而是附近户主由于担心私家车乱停乱放所想出的“招”儿,但是危墙却是“名符其实”的。举报该危墙的市民告诉记者:“该处危墙的存在已不是一天两天、一月俩月的事儿,如果责任单位再不进行修葺与补救,万一哪天引起了墙体倒塌,车停在下面被砸了是小事,万一有老年人坐在墙根下晒太阳时被砸到,谁能承担这个责任?

为此,记者希望市中医院及其所属单位应该以提防为主,快速清除安全隐患,千万不要等到围墙倒塌,再去“亡羊补牢”,到那时就为时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