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每周,我还会抽出几个小时,到在北京独居的78岁范大爷家,陪老人聊天、散步,帮老人缴水电费,这些事情坚持做了两年多了。

记者:做这个送啤酒的活,也不是很赚钱,又那么辛苦,你现在名气这么大,有没有想过改行做点别的?

李:向记者,你是家乡人,我啥也不瞒你,其实早在没出那事情(指救人,记者注)的时候,我就不想干了,的确不咋赚钱。过去我每天的工作就是给一家餐厅送啤酒,每送一件啤酒能挣3元多钱。旺季时,每个月就能挣3000元左右,淡季时就差了很多,我老婆在一个健身中心做保洁工,每月收入也就1000多元。但出了事情(口语,记者注)后,在媒体关注下,政府等各个方面帮助联系的有活,非常多,生意火了,但我干不了,就这么一个板车,拉不过来,效益是比之前好了很多,我也想通了,什么活都得有人干是吧,总不能这边刚曝光(指报道的意思,记者注),那边你就改行不干了,这事我做不出来。再说,啤酒公司待我也不薄,专门给我开了一次两万多人的表彰大会,还奖励了我1万块钱,老家县里也召开过表彰大会,奖励了2万元,这些都促使我坚定地做下去,咱不能让人误会。

记者:救人之后,荣誉随之而来,北京市两次授予你“见义勇为积极分子”荣誉称号。固始县授予你固始县杰出奉献奖。听说你还被中国爱心工程委员会、中国公益事业联合会授予“尊老爱幼爱心使者”称号、信阳市十佳优秀共产党员,加上这次获得的荣誉,你怎么看待荣誉?以后你有什么打算?

李:我是真没有想到会得到这么多的荣誉,荣誉也只是代表过去,我不会被这些冲昏头脑的,荣誉越多,责任越重,我懂这个理。尤其是各种场合,我的一言一行,都在代表河南人的形象,我就是个平凡的河南人,没有觉得自己有啥伟大的,像我做的这点事情,在我们老家固始,每个人都能做到。在老家,左邻右舍,要是有个啥事,大家都很自然地去帮忙,举个例子,要是农村哪家不小心失火了,全村人会马上过去帮忙救火。哪个邻居生病了,总会有人掂着十个八个鸡蛋,买二斤糖过去看望,东西不多,也不是亲情,但却温暖。

我的两个孩子都不在身边,大女儿从金融学校毕业后,也在外打工,小儿子在上海一家餐馆做厨师。我总在想,要是他们遇到什么困难,我相信,他们身边的人也会帮助他们的。其实,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即便少赚点钱,影响点生意,都不要紧,只要是能帮助到别人的事情,碰到了就得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