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孟 磊 通讯员 左 明)连日来,潢川县白店乡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用“学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重实干、讲效率,重科学、讲创新,结合本乡实际,以“两不三新”发展思路为统领,持续放大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成果,持续推动招商引资、商贸物流、特色项目茁壮成长,确保全乡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繁荣。作为潢川县后花园,白店乡交通和区位优势明显,花木产业集群优势明显,新型城镇化建设集聚效应明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示范效应明显,民生民心工程推进速度明显,基层党组织建设辐射作用明显。近年来,该乡先后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示范乡镇”、“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镇”等荣誉称号,走出了一条务实重干的发展之路。
“农”字当先促发展。该乡一是紧抓农业基础设施综合开发。依托项目带动,用好“一事一议”政策,用活社会资金,全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热火朝天。通过示范先行,以点带面,统筹推进,先后筹措资金1200万元,共整修干支渠16公里、万方大塘220口,清淤河道10公里,加固干渠5公里,全力打造“口碑工程”。因地制宜做好农电整合,路桥增建,示范田建设等工作。二是紧抓特色农业增产增效。依托花木资源优势和13家大型园林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借助花木种植优惠政策,培育花木园林合作社17个,大胆推进土地流转,扶持种植大户,完善“公司+基地+农户”运营模式,并延长花木产业链,大力发展花木生态旅游。通过万亩花木精品园工程实现流转土地7200亩,带动种植户910户,每年增收达2000万元,总计苗木品种167种,面积2.9万亩,成为全县花木产业的领军力量,目前已成功申报省级林业生态示范乡镇。以放大茶产业,彰显茶文化为契机,先后投入资金700万元,强力推进精品茶园项目,共建成精品茶园7个,带动300多农户就业,实现产值2100万元。
“惠”字当先强民生。该乡一是用环境惠民生。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升级环卫设施、强化创卫宣传等措施深入开展创卫工作,目前街区绿化、硬化、亮化已全部完成,新增绿化树200余棵,硬化路面2000平方米,修补路肩10公里,增设路灯30盏,并整修农贸市场,积极开展沿国道、省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力争创省级卫生乡镇。二是用保障惠民生。全面落实新农保、新农合、粮食直补等各项惠民政策,参保参合率均达95%以上。通过政府出资、社会捐资等方式,先后投入资金160万元建成两所敬老院,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养老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并成为多家社会公益机构的慈善帮扶基地。三是用生态惠民生。不断扩大生态林建设规模,鼓励引导群众发展花木种植业、生态养殖业,注重生态水源地保护,打造农村饮水项目精品工程,借助环境利好全力招商引资,进一步增强集镇的集聚效应,构建花园式生态小城镇。
“新”字当先增特色。该乡一是基层党建突出新。不断强化组织阵地建设,突出优秀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新建非公经济组织党支部1个,合作社党支部2个。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和农家书屋的信息资源优势,对基层党员开展政策法律、实用科技等教育培训。高度重视党员队伍结构调整,注重培养吸收有文化、会致富的乡村能人。二是改革示范突出新。目前,全乡共流转土地1.61万亩,打造高标准农田1万亩,花木园林基地22个。以肖围、潘店、陈楼等村为重点,完善村级公共设施配套建设,用项目带动整村发展,先后建成高科技苗木培育基地、潘店工业园区、陈楼高产示范基地等。三是发展思路突出新。坚持“两不三新”,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放大花木园林经济,稳步推行城镇化建设,以绿色环保为导向发展低碳项目,以强基固本为导向发展农开项目,以辐射带动为导向发展餐饮旅游。同时,保证惠民政策不走样,推动惠民环境大变样,努力实现富裕、文明、绿色的卫星乡镇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