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专题组

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后,信阳工业城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热潮。“我们将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用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内化为推动创新发展的具体行动,细化为抓工作落实的具体措施。”信阳工业城党委书记熊开程说。

熊开程表示,在发展机遇上,信阳工业城抓住中原经济区规划被国务院正式批复,全市上下关注工业、学习工业、研究工业、支持工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正在形成的契机,将按照“五个强化”的工作思路,全力以赴完成好2013年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产业集聚区科学健康和谐发展。

一是强化冲刺提升,奋力推动两区创建工作。所谓两区创建,一个是信阳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示范区,一个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信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获省政府批复,信阳工业城正式转入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轨道上来,在更高平台、更广舞台上开启“二次创业”,力争“十二五”末,达到电子信息企业200家以上,实现产值500亿以上,把信阳工业城打造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家电电子产品研发设计中心和生产制造基地,3年内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二是强化招商引资,全力推动项目集群发展。围绕我市开展的“四一”招商行动,集群招商模式,按照《信阳工业城电子信息产业链图谱》,围绕已经引进的龙头项目,瞄准关联度高的项目抓好“延链”和“补链”招商。同时,进一步完善《入驻信阳工业城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及其他重大工业项目优惠政策》和《信阳工业城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及其他重大工业项目招商奖励暂行办法》,优化招商模式,全面调动招商人员主动性、积极性,打造高速、高质、高效的全方位、立体式招商网络。

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大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既抓好项目,又抓大项目,既抓好新上项目,又提升老项目。信阳工业城确立了一批电子信息类项目作为突破口,确保泛蓝科技智能家具生产线、天扬光电和天恒液晶新增生产线、星天空数码二期、博仕达通信、东信蓝光、台商电声科技、河信丰注塑电子等项目2013年投产,力争激蓝第一块OLED屏在国庆节“点亮”。通过推行“四集”、“零阻碍”服务制度、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把软环境变成硬措施,以一流的服务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客商进得来、留得住、心情好、发展快。

四是强化科技创新,努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围绕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信阳工业城将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体地说,在海营湿地一带规划并启动海营生态科技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强化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开发功能、孵化功能及产业化功能,同时,加快形成以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新型产业集群,促进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

五是强化产业配套,倾力推动要素制约破解。制定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合理配置用地资源。发挥信阳工业城企业服务广场服务功能,将项目入驻、员工培训、子女就学等环节实现就地覆盖。研究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推动企业上市,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包装一批品牌项目,实施更强的帮扶措施,提供更优的服务,尽快实现骨干膨胀,群体扩张,以此带动催生一批新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