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注企业发展,及时提供支持。图为固始农合行班子成员在企业调研信贷需求。 |
![]() |
“公司+基地+农户+信贷+贴息”使固始鸡养殖业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图为农户散养的固始鸡。 |
![]() |
“阳光信贷”方便客户。 |
![]() |
林权茶权抵押贷款让传统的固始绿茶加工产业焕发新资。图为固始南部山区的万亩有机茶园基地。 |
![]() |
固始农合行荣获全国农合机构“最佳服务县域经济贡献奖”。 |
![]() |
“惠农便民一卡通”工程被纳入全县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重点工作。图为全县金燕惠民卡发放使用推进会现场。 |
![]() |
河南固始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暨股东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固始县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迈上新的台阶。 |
![]() |
固始农合行积极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为招商引资工作搭建平台。 |
![]() |
固始农合行支持的国家“AAA”级风景区——固始西九华山风景区。 |
![]() |
大力支持“回归工程”,助力劳务经济快速发展。 |
![]() |
“存货质押”贷款模式为白酒企业发展注入了动力。图为固始双板桥酒业的原酒库存。 |
陈义敏 王 伟
固始,古称蓼城,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豫皖两省交界处。它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气候独特,物产丰富,是河南省第一人口大县、第一农业大县。多年来,河南固始农村合作银行以创新的智慧,无私地付出,倾心服务、鼎力相助,与“三农”事业共成长,与县域经济共腾飞,奏响了一曲兴农富商、跨越发展的华章。
助力“八连增” 托举“标兵县”
2011年12月2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奖励大会”上,固始县作为全国200个粮食生产大县之一受到了国务院的隆重表彰,这已是固始县连续第八年获此殊荣。说起固始粮食生产取得的巨大成就,就不得不提固始农合行近年来的努力和付出。
10年,固始农合行走过了一条从统一法人到组建农村合作联社,从全市第一家挂牌的农合行再到改制农村商业银行的跨越发展之路。然而无论名称怎样更换,业务如何发展,固始农合行始终“更名不改姓”,立足本地、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没有变,因农而生、为农而兴的感恩情怀更没有改变。
固始是全省第一人口大县,“人多地少”曾经是这个国家级贫困县、革命老区粮食生产无法抛却的沉重话题。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产出效益低,成了长期以来困扰粮食产业的头号难题。多年来,固始农合行充分发挥农贷产品“小额、流资、分散、面广、灵活”的优势,坚持为种粮农民提供充足、及时的资金支持。作为全省水稻的核心产区,每年春耕是固始农民信贷资金需求最为旺盛的时节。固始农合行不误农时,及时出台支持春耕的指导意见,推出“额度放宽、利率优惠、手续简便”的优惠信贷政策,适时开展“送贷上门”、“集中放贷”活动,不断提高小额贷款的覆盖面,将信贷资金及时发放到急于购买春耕生产资料以及从事现代高效农业生产的农户手里。10年来,固始农合行累计发放专门用于春耕的农贷资金9.7亿元,当年支持额度从2002年的2000万元增加至近两年的2亿元。
为了解决种粮农民的后顾之忧,固始农合行持续扶持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为主的产、供、销一体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出效益,在解决农民“售粮难”后顾之忧的同时,促进了农企“双赢”。2002年至今,依靠固始农合行的大力扶持,顺兴等一批固始本地粮食加工企业迅速茁壮成长,“顺兴莲”绿色有机生态大米、“申源”米糠油等精深加工产品逐步打造品牌,走出固始。截至2011年年底,全县5万吨以上粮食加工企业发展到82家,年加工销售粮食产品200多万吨,拥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1家,他们绝大多数都得到了固始农合行的信贷支持。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和重要标志。为了进一步加快全县粮食产业的发展,2005年,固始农合行投放资金2000万元支持农机专业市场建设。目前,占地3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豫东南规模最大的农机专业市场已全面投入运营5年有余,使固始农民足不出县就能获得现代化的农业装备,极大地加快了全县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009年年初,家住固始县张广庙镇九龙村的陈德宏受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政策的感召返乡创业。他发起成立广德农机专业合作社,计划流转全村的土地发展生态种植业,但是当地农民提出的“先支付承包款再签合同”的要求让他犯了难。当时,购入大型农业机械已用光了他手中的现金,用房屋抵押也只能最多贷款30万元。固始农合行得知情况后,主动帮助他联系粮食加工龙头企业——顺兴粮油公司,与合作社签订了水稻收购订单。为了减少风险,保证收益,固始农合行还指导陈德宏购买了农业保险,再用经过公证和保险后的订单进行质押,为广德农机专业合作社贷款110万元,当年成功整村流转土地1200亩。到2012年11月,广德合作社已获得农合行贷款1650万元,整村流转土地15000多亩,涉及两个乡镇、7个自然村2300多户农民。这种全新的“订单农业质押”贷款模式被固始县委、县政府称为“广德模式”向全县的金融机构推广。2011年,广德合作社理事长陈德宏被授予“全国种售粮大户”称号。
受益的岂止陈德宏和广德合作社!2009年以来,固始农合行积极响应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创新农村资金投入体制机制”的号召,以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大力支持规模化土地流转,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为全县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2003年到2011年,固始粮食生产已历史性的实现“八连增”,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23亿斤以上,2011年总产达到24.1亿斤,总产量位居全省第二位;连续8年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08年、2010年两次登上“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的最高领奖台……这就是曾经十年九灾的固始面对“粮食怎么保”这一难题交上的答卷。为了这份答卷,固始农合行10年来累计投放农贷82亿元,新增农贷额连续9年位居全县金融机构第一位,从2009年起更是占到了全县农贷新增额的80%以上。
扶持“中小微”
担当“主力军”
固始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长期以来企业以中小微型为主,数量多,规模小,经营分散,且多分布在农业领域。近年来,固始农合行积极转变思路,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将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作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获得了信任,赢得了发展。
固始农合行充分发挥点多面广、人熟、地熟的服务优势,在城区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积极支持劳务经济发展,解决返乡创业者创办的中小企业亟须的流动资金问题;在南部山区扶持“九华山”、“仰天雪绿”等茶加工企业,打响固始绿茶品牌;在北部临淮乡镇支持正和、华丰等柳编企业开辟万亩柳条基地,使柳编产业成为固始出口创汇的源泉;在东、西部乡镇支持固始鸡、固始麻鸭、豫南黑猪为主的特色养殖业,扩大畜禽产品原料基地规模,放大富民效应,帮助数万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银行与地方经济的关系,就像鱼与水,水深则鱼大,水浅则鱼小。”提起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该行董事长马福启动情地说。正是这种对“鱼水情深”的深刻理解,固始农合行一直以来始终把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近三年来,固始农合行已累计投放中小微企业贷款23亿多元。“有困难,找合行”,成为中小微企业主的共同心声。
面对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有效抵、质押品缺乏导致的“融资难”问题,固始农合行提出:一定要让中小微企业进得来、贷得到、贷得快、贷得省!有了这样的方向,固始农合行的金融创新工作迈开了坚实的步伐。为了将一个个遍布城乡的网点变成支持小微企业的“前哨站”、“桥头堡”,固始农合行改革信贷审批的组织架构和发放流程,给予城区支行10万元、乡镇支行1至8万元不等的自主授信的权限,小微企业可直接申请,3日内即可发放到位。为了提高办贷效率,固始农合行在总行以及小微企业信贷需求旺盛的支行分别设立“阳光信贷”大厅,面向社会公开办理,“一站式”服务,限时答复。2011年,固始农合行又将资金营销部一分为二,成立了专门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公司业务部;同时,扩大了抵、质押品范围,在联保、互保、公务员担保等传统的担保方式基础上,将林权、茶权、船权、存货等纳入抵、质押物范畴,进一步盘活了农村存量资产,破解了农村小微企业融资“瓶颈”,促进了各类农业要素的融合。为了推动特色畜禽养殖业的发展,该行在全县率先推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信贷+贴息”模式,通过与畜禽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担保公司签订三方合作协议,由农合行负责贷款的发放和管理,企业与养殖户签订定向收购协议,采取“见物不见钱”的模式对所有养殖户提供配套服务及技术指导,并在每个养殖周期结束后将贷款本息回流到农合行,担保公司负责对养殖户或养殖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政府对贷款进行按比例贴息。此举延伸了资金链,拉长产业链,促进了固始鸡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1万多户农民通过从事养殖业走上致富之路。
小微企业贷款的高风险性是银行业永远不能回避的课题。为了更好地控制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固始农合行提出“携手小微企业,共建和谐金融”的服务理念,一方面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政府《关于促进小型微型企业融资的意见》以及河南银监局关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指示精神,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作,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会、产品推介会,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商交流与信息共享机制;另一方面开展“一对一”、“保姆式”的中小微企业帮扶活动,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帮助企业规范财务管理,做好融资顾问,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融资“门槛”。同时采取手机短信、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对企业主进行政策宣传和诚信文化引导,使“诚信做人、务实发展”成为企业主的共识,从而大大弱化了贷款的信用风险,实现了多方共赢。
服务“新三化”
释放“正能量”
面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奔涌春潮,面对新型“三化”的金融需求,固始农合行先试先行,勇担重任,把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作为贯彻县委“聚力三个务实、争当三个前锋”决策的重要抓手。
为了配合固始县委、县政府“弘扬根亲文化、打造魅力固始”的号召,固始农合行从发展“大旅游”的理念出发,全力支持文化、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旅游综合产业,先后投放贷款1.6亿多元,用于支持九华山、华阳湖等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寻根楼等文化景观建设、旅游景区生态环境项目以及国宾大酒店等旅游酒店建设。得益于固始农合行的信贷支持,固始县的文化、旅游产业方兴未艾,“唐人故里、闽台祖地”的根亲文化品牌更加闪亮。
为了放大产业集聚效应、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固始农合行支持凤凰台商工业园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贷款3500万元、史河湾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贷款500万元,帮助集聚区完善了水、电、路、通讯、土地平整、标准厂房等基建投入所需的资金难题,降低了入区企业的投资成本,提高了产业配套能力,优化了投资环境;先后投入信贷资金2.3亿元,支持开开援生、全意彩印、华兴木业、科强电器等一批企业购置机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解决了企业发展急需的流动资金难题。为了使全县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河南捷盛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投产,固始农合行上门授信1500万元,并支持到位1039万元,确保项目顺利落地。此外,固始农合行“量体裁衣”,推出了“存货质押”、“保函”等信贷新模式,支持双板桥酒业扩大产能,提升品质,帮助信合医院引进先进诊疗设备,加快建设进度,为全县的新型“三化”协调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在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中,固始农合行勇担重任,承担了发行“新农合”结算支付专用银行卡——“金燕惠民卡”的任务。该卡集银联借记卡、导医卡、“新农合”医疗卡于一体,取代传统的纸质“新农合”医保证,农户持卡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诊疗等各种费用信息,通过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市级医院的POS机连接终端即时传输到全县卫生信息管理平台上,“新农合”监管、健康信息实现了自动化采集。持卡农民在全县任何一家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后均可实现即时刷卡结算,彻底解决了以往农民在兑付结算时因多次往返于银行和医院之间带来的不便,大大地提高了补偿兑现的时效性。同时,还有效排除了影响新农合基金安全的不利因素,保障了医保基金封闭运行。截至2012年11月,固始农合行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300多万元,免费累计发放金燕惠民卡36.8万张,布放医疗机构POS机192台,使全县120多万农民在全国率先享受到了“刷卡就医、即时节算”的便利。
为了进一步畅通农村的支付结算渠道,搭建全新的支农惠农平台,固始农合行又提出了打造以金燕惠民卡为载体的“惠农便民一卡通”的战略构想,即拓展金燕惠民卡的功能,实现其在金融服务、财政惠农补贴发放、就医问诊、社保、公用事业收费、税收征管及其他行业的综合应用,打造全国首个以银行卡为载体、面向农村和农民的“一卡通”,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固始县委、县政府将此纳入全县农村改革综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的重点工作,信阳市委要求将“一卡通”的经验向全市推广。“惠农便民一卡通”还被国家人社部、人民银行等部门借鉴,成为全国金融机构银行卡加载社保功能的范本之一。
除了在金融创新中勇当“开拓者”、“领军人”外,固始农合行多年来始终专注于通过担当社会责任来彰显企业社会价值,努力做一家受人尊敬的、更具特色的现代精品银行。主动承担财政惠农补贴资金的代理发放任务,近7年来,累计向全县农民代理发放补贴资金13类、金额18.1亿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多达34万户、7.9亿元;主动承担“新农合”、“新农保”金融服务,无偿提供办公场地和办公设施,并在固始县“新农保”升级为“城乡居民新型养老保险”后向该项目捐款60余万元,为全县社保体系的无缝对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成功改制农村商业银行并挂牌开业之际,又作出了向固始教育事业捐赠560万元以及向全县重点企业公开授信10亿元的决定,受到了广泛好评。
岁月铭刻着奋斗的艰辛,历史映射着跨越的光芒。固始农合行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收获了改革发展的累累硕果。截至2011年11末,全行资产总额、存贷余额、经营效益已较四年前挂牌时实现“翻番”,贷款累计投放额、农贷余额、新增存款用于本地贷款比例、上缴税额等指标连年居全县金融机构第一位,成为当之无愧的县域“金融支柱”。近年来,固始农合行被授予“全国农村信用社系统支农先进单位”、“河南省促进老区建设先进集体”、“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目标管理、经营效益”、“省级文明单位”、“固始县支持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先进单位”、“固始县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固始县支持文化强县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由于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作出了突出贡献,2010年8月,固始农合行被中国银行业协会授予“服务县域经济最佳贡献奖”,是全省农信系统唯一(全国农合机构10家之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发展不忘感恩,回报源于责任。固始农合行在县域经济舞台上的华丽“演出”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