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毅

随着2012年的即将结束,每年岁末的银行揽储大战也几乎无悬念地拉开了大幕。笔者昨日查询银率网在售理财产品发现,与今年前三季度甚至刚刚过去的两个月相比,银行新发理财产品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出现了明显的上升,此前罕见的5%年化收益率处处可见。业内人士预计,一直到春节以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水平基本仍将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如果计划进行六个月以上中长期理财的投资者,可以考虑观望一阵再出手。

今年上半年以来,受央行降息降准等货币政策影响,去年红极一时的银行理财产品颇有偃旗息鼓之势,收益率一路下行,年化收益在5%以上的产品几乎难觅踪影。不过,临近年末,随着揽储需求的增加,各银行纷纷又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

笔者昨日查询银率网刚刚更新的各银行在售理财产品发现,包括招行、民生银行、上海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推出的投资期限在1至3个月的理财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都站上了5%的大关。

其中,招商银行两款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投资期限均为3个月,投资起始金额也仅为5万元,但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达到了5.5%;而民生银行最新发行的两款投资期限仅为35天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虽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但风险性较低,其预期年化收益率也达到了5%,这在今年一整年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都称得上罕见。

“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愿买,一个愿卖。”对于近段时间走高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中信银行资深理财师分析指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供求双方都有高收益理财产品的需求。中信银行资深理财师还表示,一方面,历年年底都是较为集中的资金空余期,分红、奖金等都集中在年底到达投资者手中,而且根据多数人的投资习惯,不少投资者此前的投资项目大多会集中在年底到期,因而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放大;同时,由于各种考核、评比需求,各金融机构也几乎同时进入营销旺季,而现阶段市场竞争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还是提高产品收益率。

此外,政策压力的释放也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上行的原因之一。今年上半年降息降准为政策主流,而下半年,央行已经在不断进行逆回购释放流动性,降息预期降低。

选择暂时观望的投资者不妨多关注一下货币基金,由于基金公司年底前的排名也至关重要,所以预计节前其收益也会有所提高,再加上多家公司该产品的申赎时间由此前的“T+2”变成“T+0”,流动性更强,投资者不妨在观望时先选择投资货币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