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忠 李代龙 曾令菊 晏家旺
一个山城,坐落豫南,三省接壤;
一个老区,诞生过河南第一支红军队伍、第一个县级苏维埃、第一块革命根据地;
一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1年又被列为大别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
正是这个地方,从民生破题,将更多的施政之策立足民生,更多的应变之举倾向民意,民生建设成为开启“幸福商城”的金钥匙。
景秀美 民安乐 喜看农村多变化
下沪陕高速,宽阔平直的216省道直通商城县城。沿途所见,让人感受最深的就是变化。
变就变在景秀美。
这个景不仅仅是指商城县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更多体现的是农村面貌的改变、生活环境的宜居。
该县县长周哲认为,民生工作考量的是党委、政府维护社会公正的能力和决心,对政府工作的评判不仅仅是经济指标,更体现在对民众情感的认同度和幸福的归属感上,体现在把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转化到群众的福祉上。
近年来,该县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完善作为推进民生工程的切入点,以生态园林乡镇和生态示范村创建为载体,在乡镇积极推进“4321”工程建设,实施基础设施现代化、街区环境园林化、乡镇管理规范化、居民生活文明化和商贸市场专业化“五化”建设。解决农村饮水安全18.3万人,实现广播、电话、水泥路“村村通”,用电“户户通”,改造农村危房2240户,开工新建78个农民新村和10个新型农村社区,新建农村超市114个,新建标准化村级卫生室340个、农业综合服务站137个,新建垃圾中转站8个、垃圾场102个、垃圾池816个,新建沼气池3800个。全县广大农村正逐步朝着“农地园田化、生产合作化、居住社区化、村庄生态化、保障社会化”的目标迈进。
该县集中精力办好事、集中财力办大事、集中人力办正事,使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在开展的六城联创工作中,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
变就变在民安乐。
黄柏山新村是该县新型农村社区的试点。今春入住的老夏说:“俺这社区卫生室、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都有,一点也不比城里差。”据悉,该县采取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示范引领的做法,已完成50%以上的新型农村社区布点规划。田园风光、城市生活、豫南风味成为该县新型农村社区的主题。
灯火阑珊处,最是热闹时。每到华灯初上,商城县的城乡文化广场人头攒动。人们聚集一起,跳着节奏一致的集体舞、交谊舞,孩子们满广场撒欢。在县文体中心广场,已退休的宋老师一边跟着音乐跳集体舞,一边笑着说:“我们这叫小广场,大舞台,秧歌扭起来,百姓乐开怀。”
商城县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间歌舞还走进了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自观赏过商城歌舞。剪纸、烙画、根雕、叶雕、奇石、摄影和婚庆等文化产业也逐步兴起,呈现出鲜明独特的“商城文化现象”。
随着农家超市、村级卫生室、科技服务站、农家书屋、文化广场覆盖全县370个行政村,百姓不出村、办成称心事已不再是梦想。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新变化、新农村提升了“幸福商城”的魅力。
校园靓 书声朗 喜看教育新发展
教育是商城县“五大战略”发展蓝图的重要板块,也是这个贫困县一张最亮丽的名片。朴实的商城人就认准这样一个理:培养大学苗子,飞出大山沟子,摘掉贫困帽子,走上致富路子,过上幸福日子。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