浉河区地税局 杨忠乾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目标,明确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任务。联系浉河地税工作实际,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核心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用全新的思维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坚持走税收科学发展之路,全力促进地方税收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一、深刻理解十八大精神实质,确立地税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思路

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地税部门贯彻十八大精神,核心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一)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必须立足为科学发展服务。科学发展,不断推动发展,是十八大精神之精髓。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新形势下,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税收工作面临着在如何为科学发展服务的重大课题,要求税收职能定位要有重大转变。通过全面发挥为国聚财、调控经济和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更好地实现税收工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改善民生福祉服务。

(二)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十八大报告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这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务部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一方面要充分尊重纳税人的权利和地位,践行好“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充分依靠广大税务干部,坚持人是第一生产要素的理念,把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地税事业科学发展的主体和原动力,实现干部全面发展和税收事业健康发展有机结合。

(三)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必须实现地税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这就在更宽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对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提出了新要求。按照这一要求,当前地税工作面临着如何实现科学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课题,包括如何在依法治税的前提下,发挥好税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解决严格执法与服务经济发展的矛盾;如何强化收入管理,使税收增长与经济规模、增长和效益相适应,解决收入任务计划与依法治税的矛盾;如何创新税收管理,提高管理效能,解决税收征管任务日益繁重和征管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如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综合治税体系,解决税收部门管理与社会化管理的矛盾;如何创新队伍管理,营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激发队伍的活力的氛围,解决传统人事管理与当前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等。

二、准确把握十八大精神内涵,明确地税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定位

在新的发展阶段,地税部门根据形势发展的变化和要求,明确了新时期地税工作的五个职能定位:为国家执法、为政府聚财、为经济服务、为社会尽责、为民生解困。

(一)为国家执法,就是坚持依法治税,营造公平正义的税收环境。法治是现代税收的至高准则和基本特征,作为税收执法机关,浉河地税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坚持严格执法,通过严厉打击各类偷逃税行为,有效促进了地方税收的稳定增长。今后,地税部门还将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税,严格执行税收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履行职责,全力保障国家税收权益,为促进经济发展营造公平的税收环境。

(二)为政府聚财,就是坚持组织收入原则,要做到依法征税、应收尽收。近年来,浉河区地方税收逐年大幅递增,从2007年1.36亿元增长到2011年3.6亿元,五年收入总量达到13.6亿元,今年组织税收收入有望突破4.2亿元,有力增强了浉河区的财政实力。下一步,地税部门将坚持把组织税收收入作为首要工作任务,加强税收征管,严格依法征收,努力保持税收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为保障地方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提供更为充裕的财力保障。

(三)为经济服务,就是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助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浉河区地税局认真落实营业税起征点调整,企业所得税收优惠,小微企业发票工本费免征,五年来,累计减免各税4167.2万元,积极涵养了税源。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将继续用足用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配合地方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战略,推动全区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经济与税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为社会尽责,积极支持教科文卫事业、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促进和谐浉河建设。一直以来,地税部门积极代征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工会经费、残疾人保障金等,全力支持我区科、教、文、卫及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今后,地税部门还将强化各项政府规费代征力度,为政府增加公共福利支出提供充裕的财力保证,进一步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提高保障能力,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五)为民生解困,就是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扶持困难群体、改善民生福利的职能作用。近年来,地税部门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改善民生福利的一系列税收政策,如落实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促进残疾人就业等税收优惠政策,开展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都取得了积极成效。下一步,还将高度关注民生热点问题,特别是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个人所得税征管,抑制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同时,全力落实好各项减免税政策,扶持社会困难群体和贫困阶层,充分发挥税收在改善民生福祉中的积极作用。

三、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要点,努力推动地税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突破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浉河地税局将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确立发展新思路,落实工作新举措,努力推动地税事业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为浉河经济社会发展再立新功。

(一)坚持税收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大力组织税收收入,落实税收政策,实现经济税收良性循环增长。配合政府产业发展总体部署,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地方经济实现绿色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坚持职能发挥与改善民生相协调,强化税收调节功能,扶持社会困难群体,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围绕改善民生福利的总体目标,一是继续加强高收入行业、个人收入监控和个人所得税征管,发挥好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作用,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鼓励企业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鼓励下岗职工从事个体经营、促进残疾人就业等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困难群体,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做好教育附加、工会经费、残保金的征收,坚持与税收同部署同征管,为保障民生提供财力支撑。

(三)坚持管理成本与税收效率相协调,整合管理资源,推进科学管理,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一是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二是强化信息化建设。三是构建综合治税体系。借助政府力量,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税体系,畅通涉税信息共享网络,提升地方税收保障水平。

(四)坚持依法治税与纳税服务相协调,严格依法治税,优化纳税服务,营造和谐融洽的征纳关系。一方面,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严厉查处各类涉税违法行为,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经济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优化纳税服务,落实“两个减负”,简化办税环节,优化办税程序,为纳税人提供便捷、高效、优质办税服务。

(五)坚持以人为本和队伍建设相协调,创新人事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的地税干部队伍。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管理,提升活力,为地税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紧紧围绕十八大提出的“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强化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