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忠 李代龙 曾令菊 晏家旺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帮我儿子找到工作!”

近日,商城县丰集镇陶庙村群众陈天华,激动地拉着该镇干部的手久久不松,一个劲儿地说着感谢的话。

原来,她儿子高中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她心急如焚。恰巧郑州富士康公司来招工,该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便主动与其儿子联系,将其推荐到郑州富士康公司。孩子去上班的当天,她亲自到镇政府表示了真诚的感谢。

心系群众,积极主动为百姓解难事、办好事、做实事,努力帮助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愿景、改善民生水平,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是该县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创新管理,搭建便民服务平台

“我们要以开展便民服务为抓手,以打造乡村便民服务中心为载体,以亲民为民的情怀为宗旨,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内容,在服务中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商城县委书记李高岭如是说。

于是,便民服务中心犹如一朵朵奇葩,绽放在商城县各个乡镇,构筑起一条条为民服务的便捷通道。

丰集镇便民服务中心,无疑是这些奇葩中最绚丽的一朵。

走进丰集镇便民服务中心,只见宽敞整洁的大院内,综治、司法、信访、民政、社保、村建、国土、教育、文化、计生、集管办等11个镇直单位的牌子,有序地悬挂在各个办公室门口。

在服务中心领导接访室,恰巧遇上了该镇洞冲村居民宋仁义正在反映自家情况:“我们一家6口人,我老伴儿、儿子、儿媳都有重病,生活特别困难。不知能不能给他们三个办上低保?”

“经社保部门调查,如果符合低保条件,我们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正在接访的该镇副镇长洪作林,详细记录下宋仁义反映的情况后,马上与社保所所长胡海英进行了沟通,“老先生,你现在可以到对门儿的社保所去,那里的工作人员会全面了解你家的情况,然后看看是不是可以申请低保。”

该县以“服务发展、方便群众”为原则,因地制宜地改建、新建乡镇“便民服务大厅”或“便民服务大院”,把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中心、办、站、所,尽可能地予以整合,使群众“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就能办完所要办的事项,真正方便了群众办事。

目前,便民服务中心已成为乡镇审批事项速办中心、上级审批事项代理中心、乡村矛盾调解中心和信访问题接待中心。对能在窗口马上办理的事项,当场办结;不能在窗口当场办结的事项,限时办理;需要向上级部门审批的事项,全程代办;凡遇到信访问题的,认真接待办理。通过采取“一个中心接待,天天服务群众”的便民服务措施,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进一道门、少找一个人”,就能把事情办好,省得让群众操心着急。

乡村便民服务中心的成立,搭建起一个个畅通群众诉求、便民为民的服务平台。

贴心服务,构建便民“温暖家园”

在商城县,群众亲切地把便民服务中心称为“便民大院”、“农民之家”。

“进一个大院门,能够办好涉农所有事儿。”这是许多群众共同的评价。

以乡村便民服务中心为载体,该县积极构建上下互动、统一协调、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依法办事、务实高效的便民服务网络,着力实现服务与管理的统一,便民与利民的统一,把便民服务中心建成群众倾诉的“娘家”、办事的“超市”。

曾经,“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是机关作风的长期顽疾;“居住分散、办事不便”,是广大农村群众面临的共同困难。现在,走进便民服务中心,能够感受到“一张笑脸相迎、一声问候传情、一张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暖心、一席谈话解怨”的温暖氛围。

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把“便民、亲民、为民”的宗旨牢记在心,倾听群众呼声,把群众的所盼、所急、所需、所怨作为头等大事来办,把群众当家人、当亲人,快速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及时缓解了群众的怨气。

(下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