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后,《信阳日报》陆续刊发的“清风大别山·廉政十八谈”系列文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这,不仅是为信阳的廉政建设唱响主旋律,而且是为服务信阳的全面发展提升正能量。

这组系列文章来自全市反腐倡廉第一线,既有市纪委监察局机关的,也有各县区的,是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牢固树立“创新能力决定一切,工作实绩检验一切,集体荣誉高于一切,队伍形象压倒一切”工作理念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坚持重点是什么、典型有哪些、特色在哪里、落实怎么样“四问”工作法的具体实践。就单篇来看,言之有物,叙之有事,论之有理,动之有情;系统来看,不仅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营造了良好氛围,而且为魅力信阳、清廉信阳建设提供了舆论支撑。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提升服务发展正能量的现实需要。

“廉政十八谈”不是空谈,而是符合全面提升魅力信阳建设水平的实情。今年,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积极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关键之年。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应该怎样主动融入,积极作为,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清障排礁,保驾护航?系列文章所谈到的“三道防线”筑“廉堤”“五项机制”扬清风,“三比一防”展新貌等等,从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责,谈得很是实在、很是实用,在具体工作中可以操作。这样,大家既能各抒己见,又能互相借鉴,有利于全市反腐倡廉的“四个转化”,提升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廉政十八谈”不是泛谈,而是切合信阳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的实际。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进程中,信阳充分发挥区位、生态、智力等后发优势,确立了今年5年建成“一市一区两枢纽一基地”的奋斗目标,勇当中原经济区前锋。为了保证信阳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从站位全局大作为、要做砥柱任潮来、阳光架起“连心桥”等方面谈得很细、很深、很透,有利于我们为加快魅力信阳建设提供有效支持,提升持续求进的正能量。

“廉政十八谈”不是浅谈,而是保证全市廉政建设创新中的实用。廉政文化贵在文化引领、文化渗透、达到文而化之。这组系列文章,有的关乎监管检查、有的关乎纠风治乱、有的关乎执纪办案、有的关乎基层党风,尽管侧面不同,角度不同,但都是用文化表述出来、展示出来,让每一个党员干部能够乐意接受,自觉行动,自律行为,有利于社会的广泛参与,从而在全市进一步形成反腐倡廉、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浓厚氛围,提升积极作为的正能量。

正能量是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美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由此可见,反腐倡廉是提升发展正能量不可或缺的有效举措。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可以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提升发展的正能量,反腐倡廉常抓不懈、廉政建设常创常新,魅力信阳、清廉信阳就会越来越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