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 炜

2011年8月份期间参加救助白血病患者李娇,个人捐款200元;2012年4月份起对罗山公益事业的发展共赞助现金8000元,物质赞助为7000元,总计为15000元;2012年6月1日儿童节当天组织人员到罗山县孤儿院,为孤儿院的小朋友们送去募捐而来的文具、玩具、图书等,价值人民币10000元……

记者手里拿到的这份爱心救助单,每笔金额不算大,总金额也算不上多,还都不是一个人所捐,但都和一个人有关,他就是以做义工的形式,回报社会的80后小伙子曹龙。

谈到为什么选择做义工,今年24岁的曹龙回答非常简洁:就是想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只因为没有多的钱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就只有靠义务劳动。小时候的曹龙因父母在外面打工,基本上都是和姐姐一起生活,距离上学的地方有7里左右的山路,早上上学天没亮,晚上放学天黑了,到了放学,很多孩子都有父母来接,他却需要自己走。童年的经历让小曹龙坚定了一个想法,长大后要帮助像他这样需要帮助的小孩子。

上完小学,因为家里没人,只能随父母去了所在的务工城市北京。在北京上职业学校期间,一次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活动中,让他有机会接触到了志愿者,那次经历让他感觉到了特殊的温暖——那是他多年来一直想要的,既然别人能做,我也得做!

从学校毕业后,曹龙创办了一个广告店,边创业边做志愿者,近3年志愿者的经历,让他萌生了创办义工协会的打算。在他的努力下,罗山义工协会于2012年4月成立,作为发起人和负责人的曹龙,从此认真地做起了他喜爱的义工。

曹龙不善言谈,记者在曹龙的QQ空间里找到这么几段话:面对现在的我,家庭、孩子、父母、事业等这几项都不能放下,明天我要把每一项都要努力去维护好、照顾好、孝敬好、坚持好,只有这样我才能体会到一种必须要努力去奋斗、坚持去打拼的事业心……面对父母做一个好儿子,面对孩子做一个合格的父亲,面对家庭做一个称职的主导者,面对社会要做一个感恩的人!

在他的空间里,还详细记述了组织义工到罗山县竹竿镇曾山村方宏平的家中探望的情景:来到方宏平的家门口,给我们的第一感觉是这个家好久没人住了,门口唯一的小路都被草给盖得看不见,作为农村的一个家庭来讲,连基本的家畜都没有,三间小砖房面对酷热阳光,里面如蒸笼一般,方宏平坐在屋里床上,脖子上插着植管不停地流着汗。看我们去了,其母亲的眼泪随之而出,小宏平虽然才8岁,看上去却很懂事,面对妈妈的泪水,他一直注视着。14岁的姐姐见到此景,一个人来到厨房旁边,可能姐姐怕泪水流出来让弟弟看见了。经过了解,我们得知小宏平的病情,明天上午还要去罗山县人民医院去做透析,我们决定到时去医院看望他,送去我们的一点点心意……

在曹龙的QQ空间里停留,始终环绕着的是那首程琳的《熊猫咪咪》歌曲,好听的歌词,动人的旋律,记者不由得听了一遍又一遍: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请让我去关心你,就像关心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