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瑞
近日有媒体报道,近一年多来,在重庆市綦江公交车上,一位80多岁的老人将一个个红包赠送给曾经为他让过座位的好心人,红包里除了装有2元崭新的纸币之外,还有一张印有感谢话语的卡片。此事后被一位网友公开,并贴出了老人送给他的红包及内装的人民币和卡片,一时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对这位馈赠红包以感谢为自己让座者的白发老人,我们同样也要感谢他,是他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倡导人们应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和谐友善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历来提倡,在公共场所应多多关爱老弱病残孕等弱势人群,急他人之所急,帮他人之所需。应当承认,随着我国公民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现今在公交车上主动为他人让座已经越来越普遍,这是令人欣慰的;但也毋庸讳言,十个指头并不一般齐,笔者乘公交车时,也见到有的年轻人,一见老人、孕妇等上车,便把脸朝向窗外,或低头翻阅报刊,装着什么也没有看见似的……
过细想想,这也难怪,因为在公交车上愿不愿意为他人让座,完全是个人的自觉自愿行为,并没有什么明文规定必须这样做,尊老爱幼只是一种倡导,属于道德范畴,谁把座位让给他人坐,至多也只能博得对方一句“谢谢”的话语。而另有些年轻人,即使一位白发老者站在他身旁多时,他却装着视而不见不肯让座,谁又能把他怎么样呢?至多有人小声议论几句罢了。鉴于此,笔者有个建议,为弘扬正气,积极倡导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除了应从幼儿园娃娃抓起之外,当地文明办和公交公司可否联合印制一种类似名片的爱心卡片,上书“让座光荣”四字,及公交车线路和年月日时间等,由车上售票员和司机(无人售票车)保管,谁在车上主动为他人让过座位,下车时就赠送给他一张爱心卡片,这样便可把热心让座者与“视而不见者”明显区分开来了。进而这种爱心卡片可以与学校、社区及工作单位的评先奖优活动挂钩——在其他条件相同、相近情况下,谁获得的爱心卡片多,谁就优先受到表彰;同时这种爱心卡片还可与经济生活联系起来,如倡导一些热心公益事业的超市、商铺,可以凭借爱心卡片,在购物时打折扣和抽奖等。
总之,全社会应给热心让座者以褒奖,营造出一种让座光荣、让座不吃亏的良好世风,这或许会比重庆綦江那位白发老人给让座者馈赠红包,其社会影响力更大一些,成效更显著一些,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