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最最

《史记》中的《管晏列传》里有句话说:“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翻译成白话文,即为“管仲是世人所说的贤臣,然而孔子瞧不起他”。那么孔子为何会瞧不起管仲呢?

按理,管仲也算是一位不错的人物,他后来还做到了齐国的宰相。他主持政务,使当时的齐国国富兵强;处理政事,善于化险为夷,变败为胜,为齐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促使齐桓公能够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霸主。应当说,这样有才能的一个人,赞赏还来不及呢?可孔子却瞧不起他,这未免有点说不过去。其实不难理解。

孔子,名丘,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思想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主张王道”。何谓“王道”?“王道”是说君主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政安抚臣民的统治方法。常与“霸道”相对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虽然说管仲功绩显赫,并促使齐国由弱变强,然而他的做法却并不符合“王道”思想,因为在他的努力下,齐桓公最终当上了霸主。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岂以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非管仲之谓乎?”

因此,孔子瞧不起管仲与他的才能无关,而是因为他没有勉励自己的君主实行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