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陈连盈)在近年持续深化金融创新工作中,平桥区坚持强化“四大体系”建设,为有效破解“三农”发展的融资难题作出了有益探索。

一是构建农村信用体系。该区采取财政牵头、金融指导、相关部门联动的方式,广泛收集金融、经营、财税、治安、计生等方面经验,积极试行、大力推广,已命名2.2万个信用户、20余个信用村。信用户分等级可获10万元~50万元的贷款授信,无须任何抵押随用随贷,已累计贷款1.4亿元,《信用证》成了群众手中实用、便利的“银行卡”。

二是创新金融组织体系。该区以10个示范性资金互助社为重点,大力培育“草根金融”,推动资金互助社整体规范运行,有效发挥方便群众“服务员”、市场竞争“运动员”、商业银行“代办员”、盘活资金“促进员”的作用。

三是规范担保服务体系。该区按照“一级集团、二级担保、三级网络、四级信用”的架构,不断壮大担保集团实力,规范各公司的运营和管理,强化区、乡担保中心和物权交易中心服务职能,积极搭建银行、农户间的信贷桥梁,集团担保基金总量近2亿元,仅鑫源、富桥、农保3个主要公司今年承保额就达2.3亿元,进一步畅通了农村融资渠道。

四是丰富金融产品体系。该区各金融机构顺应形势,积极开发农村金融服务新项目,仅为方便农户、专业社、小微企业等客户和农村“五权”贷款而量身定制的惠民新产品就达40多套,形成了效率高、成本低、门类全的金融产品体系,彰显了便捷、贴心的普惠性农村金融服务特色,使“三农”发展融资之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