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海燕 通讯员 杨 明)今年以来,固始县抢抓国家加大水利投入的机遇,深入宣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激励政策,积极推行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引导扶持个人、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参与水利建设,民营水利发展势头强劲。
12月12日,固始县胡族铺镇小河桥村的工地上机器轰鸣,镇政府吸引民间资金建设的大塘正在紧张施工中。为确保工程质量,镇政府和镇水管站的相关负责人在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投资建设大塘的是该县企业家徐春华,他计划投资2千万元,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发展立体农业。
徐春华告诉记者:“我们开挖20亩大塘,能够解决300亩土地灌溉,计划种植经济林木,搞林下养殖,还可以搞水产养殖、休闲垂钓来提高我们的经济效益,努力打造一个生态型的农业示范园。”
胡族铺镇副镇长赵勇说,目前全镇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吸收民营资金投入农水建设已经达到七处,吸收资金470多万元,主要是开挖整修大塘,发展循环经济,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我县以小农水利项目建设为平台,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制定和完善发展民营水利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和吸附作用,引导金融、民间资本投入农水建设项目,调动了社会各界群众大力发展民营水利的积极性,从而探索了民建——民有——民营的“小农水、大水利”发展之路。”固始县水利局局长郭森林说。
在该县北部的往流镇郑营村,始建于2000年的提灌站,由于年久失修、机电设备老化等原因,提灌站无法正常运转。2010年,往流镇经多方努力,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模式,由村民王相齐等人自筹资金20多万元对提灌站进行了检修维护和改造。今年王相齐等人再次投资10多万元对提灌站三支渠进行清淤维护,以保障明年农业生产用水。
今年以来,固始县通过出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奖补办法,采取“一事一议”等方法措施,大力支持民投、民建、民营工程,加快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明确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程。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吸纳民间投资水利工程资金达5300万元,用于整修改造大塘360口;整修硬化斗、农渠87条,长179公里;修建桥涵等建筑物269座;改造机电井46口。
与此同时,在试验区建设中,该县持续加快土地规模集中流转和小型水利改革步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目前,全县共开发利用水面17.7万亩,水产品年产量达5.2万吨,产值6亿元,甲鱼、河虾、鳝鱼等名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近3万亩,规模以上水产养殖基地500余处,面积5万亩。发展渔业休闲场所400余处,面积4000亩,年产值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