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唐耀兵)日前,市卫生局局长曹君在息县召开的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场会上指出,当前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显著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和瓶颈,比如卫生信息化专业人员短缺,各类卫生信息无法进行资源共享,信息化建设后续资金不足等,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2012年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要实现既定的信息化建设目标,不加压、不奋进就没有出路,全市卫生系统要进一步坚定信心,立即行动起来,全力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
曹君指出,一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由主要领导牵头,形成长效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强督促检查和技术指导。同时,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二是在省、市统一规划下,认真制定和实施区域规划,统筹已有业务信息系统,整合现有资源和发展需求,杜绝重复建设,坚决防止出现新的“信息孤岛”、“信息烟囱”。三是加大协调力度,主动争取各级政府和财政、发改等部门的支持,同时注意调动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打造共同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局面。四是加强领导协调,统一认识,制定和落实总体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和网络资源,建设和整合全市卫生信息网,切忌各自为政、盲目投资、重复开发、重复建设,避免造成资源浪费,保障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健康有序向前发展。五是加强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从医改各项重点工作和各单位工作的实际出发,加强对卫生信息化建设队伍的人才培养,大力开展卫生信息化技术标准、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提升队伍素质和服务能力。继续开展医院信息技术人员上岗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充分发挥学会、协会等学术团体作用,加强培训与宣传工作。六是坚定不移夯实医改支撑点,巩固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领先优势,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市中心医院要按省厅要求接入省级平台,年底前力争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接入市级平台,做到省、市互联互通;加快我市新农合住院患者按病种付费工作实施,明年1月1日前各县区要完成新农合信息系统与医院管理系统的调整对接工作,并正式启动新农合按病种付费工作;尽快落实新农合跨区即时结报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建立统一高效、信息共享、透明公开、实时监管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为深化医改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