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真
首届华西文化艺术节日前开幕,新建的博物馆成为最大的亮点。博物馆总面积达1万平方米,整个仿古建筑融合了故宫的太和殿、乾清宫、角楼、红墙等元素。馆内有张大千、徐悲鸿、吴冠中等大师的字画佳作,另有古陶瓷、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雕刻、玉器、绣品等万余件。(11月28日《中广网》)
继去年建造了328米高的国内最大单体酒店之一的“黄金酒店”后,华西村的“故宫”博物馆又一次成为令世人瞩目的焦点。华西村建造文化艺术品博物馆本身是一件当地的文化盛事,是华西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次具体实践,也可以看做是“天下第一村”对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开拓旅游产业的深入延续,但这一座几乎与北京的外表故宫一模一样的“华西村紫禁城”则无疑让人总觉得有些不伦不类,不知如何评价是好。
笔者认为,故宫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历史凝结产物,虽然其现在已经不再具有政治作用而只是一个旅游景点,但故宫内在的文化生命却没有停止心跳。也就是说,故宫并不只是一群古代建筑而已,而是具有永垂不朽的文化灵魂的。虽然有钱可以完全仿造再建一个故宫,甚至可以不止1:1而是2:1、3:1的仿建故宫,但无疑能够被复制到的只是故宫的外壳,而其内心是无法从原处给带来的。
其实,华西村博物馆里的万余件藏品也都是一些具有文化价值、意义的大作品,不少还是具有华西村本土特色的文化品,那么珍藏这些文化艺术品的博物馆完全可以打造成反映华西村自己特色的样式,而不用依靠傍名人来为自己做广告。而现在给人的感觉就好像用易拉罐来装中药、用比基尼来唱京剧那样的不协调,而游客们也不会因为华西村里有一个二号故宫而真的将这一博物馆当成是故宫去游玩。
现在工程已经结束,博物馆也已经对外开放,再针对这一仿造的故宫多说什么看来意义也不大,也不可能重新进行改造。笔者只是希望华西村以及各地在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能够更多地融入的是具有自己本土内涵的独特文化,而少简单地拷贝复制其他建筑。比如有些地方三天两头要提出打造什么欧洲小镇、美国小村,其实和华西村的“山寨故宫”也是一样的道理情况,复制来的只可能是外壳而不是原本的灵魂,而只有融入自我文化的建筑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真正能够长存和流传后世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