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 光

当我们来到息县职业培训中心的时候,正好是下课时间,大家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只见在路上行走玩耍的学生只要远远看见有老师经过或者老师遇见了学生都会赶紧停下来,深深地互相弯腰鞠躬,嘴上同时会说老师好,同学们好。

陪同我们采访的县委宣传部同志说,这是息县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结果。

今年8月4日,首届传统文化大讲堂在息县开讲,从此拉开了息县传统文化教育的序幕。“走进息县传统文化大讲堂,仿佛跨越时空,聆听古圣先贤的教诲,让人久久地沉浸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沉浸在道德力量的感召中,心潮起伏、意犹未尽。”一位听过演讲的干部激动地说:“传统文化教育教给了我们作为一个有德之人的行为准则,必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道德修养、校正人生方向、激发建设和谐家园的热情,进而对推动和谐息县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历史古县,如何弘扬中华文化?传统文化教育如何落到实处?怎样使传统文化教育提高针对性,富有吸引力?传统文化教育怎样服务经济和社会建设?这些一度困扰很多人的问题,摆在了息县当政者的案头。如今,记者采访中,在机关、在乡镇、在学校见证了息县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成果。息县农机局把十八大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进行贯彻和学习,引导农机系统干部职工、流动党员、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和农机非公企业主积极参与,在全系统开展忠、诚、孝、礼“四德”教育。通过学教活动的扎实开展,形成了风清气正、爱岗敬业、家庭和谐的良好局面,其中一位老上访户吴建学习了传统文化后心怀感恩之心,理解了单位困难,主动停访息诉。

为了在全县形成重品行、凭实绩干工作的良好风尚,息县县委组织部还专门下发文件,对干部的任用上把品行放在首位,在干部选拔任用时,优先使用清正廉洁道德高尚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