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余 宁)近年来,平桥区以夺取全省“红旗渠精神杯”为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线,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开创农田水利建设新局面。
提前谋划,及早行动。该区坚持科学规划,制定了《2010-2020年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方案》、《2011-2012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案》,根据方案规划,按照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重点解决民生水利和农田水利。
领导带头,示范引领。该区坚持实行区领导包片、部门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的领导责任制,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纳入乡镇年终目标管理;继续推行示范工程制度,通过以点带面、典型引路,进一步营造了氛围、凝聚了民心、产生了效益。
明确任务,统筹推进。该区出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考评奖惩意见》,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奖励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吸纳民间资金投入水利建设,鼓励农民开挖塘堰、清淤疏浚沟渠。
规范建设,强化监督。该区按照水利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和建设质量监督监理制等“四制”要求,严格规范建设管理程序。在建设的过程中加强督察,有效保障了水利工程建设进度、资金和工程质量安全。
创新机制,建管并重。该区持续推进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成立了区水土保持监督监测站,做到编制、经费、办公场所“三落实”。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多种方式,对堰塘和小型水库经营权进行确权办证,实现了水权抵押贷款,拓宽了融资渠道。大力推广农民用水协会模式,改变了以往“用水紧、调水难、矛盾多”的状况,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水资源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