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继富 夏玲玲
一、做好龋病预防,发生龋病积极治疗
龋病(俗称虫牙或蛀牙)是危害我国居民口腔健康的最常见的疾病。龋坏早期一般没有疼痛不适的感觉,只有在医生检查时才可发现牙面上有黑点或白斑;进一步发展就可形成龋洞,遇酸、甜、冷、热等刺激时会感到疼痛不适;严重时由冷、热刺激引起的疼痛十分明显;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最后牙体破坏变成残根、残冠,甚至导致牙齿丧失,造成严重的咀嚼困难,影响身体健康。
健康行为:
(1)母乳喂养可以降低患龋病的危险性。
(2)乳牙萌出之后,不要让幼儿长时间含着装有甜奶或甜饮料的奶瓶,尤其不能含奶瓶睡觉。
(3)鼓励多吃纤维性食物,有利于牙齿的自洁作用,增强咀嚼功能。
(4)尽量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少喝碳酸饮料,喝完要用清水漱口。
(5)及时治疗乳牙龋病,健康的乳牙有利于恒牙的正常发育和萌出,以及全身正常生长发育。“乳牙总是要换的,坏了不用治”的看法是错误的。
(6)发现龋齿,及时进行充填。
(7)老年人出现了根面龋应及时治疗。
二、热源远离儿童,预防烧烫伤
烧烫伤的发生在婴儿伤害中占18%,在1岁至4岁儿童的伤害中占9%。绝大多数烫伤是由于接触高温液体引起的。儿童烧伤主要发生在家中,家中最常见发生在厨房。
健康行为:
(1)小儿洗澡应先放冷水再添加热水;家中热水器水温调至50摄氏度以下。
(2)热水瓶、饮水机应摆放合理;热汤、热水、热容器等物品均不可随意置于地面上或小儿可触及的低矮桌椅或其他小儿容易触及的地方。
(3)将室内的起居区域与烹饪区域分隔开,在家中使用烟雾探测器,电源线路装置应安全隐蔽。放置热源的桌面尽量避免使用台布。
(4)安全燃放烟花爆竹。
(5)烧烫伤发生后,对烧烫伤创面立即使用冷水(非冰水)进行冷却。
三、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
卫生厕所是指有墙、有顶、厕坑及贮粪池,无渗漏,环境卫生,无蝇蛆,基本无臭味,粪便经无害化处理并及时清洁的厕所。
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可以防止蚊蝇孳生,减少肠道传染病与某些寄生虫病传播流行。
推广使用卫生厕所。家禽、家畜应当圈养,禽畜粪便要妥善处理。
温馨提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健康教育宣传资料请在市卫生局网站“健康教育”栏目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