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纪轩

一幅蓝图来之不易:2012年在全市产业集聚区观摩评比中淮滨县再次名列前茅。

一个事实毋庸置疑:曾流传在百姓中“门难进、事难办、庸懒散”的口头禅,在淮滨正日益演变为“政务高速、效能亮剑”的施政经典。

决策开路亮剑“庸懒散”

今年8月的一天,在县行政服务大厅工商和质监窗口,一位客商正在办理工商登记和企业代码审批手续,本来是“一周办结”的事情,结果在半个小时内就办完了。

这个令申请人出乎意料的结果,是效能建设提升年活动的成果;这般“神速”的审批,来自政务高速建设的成效。

“以行政服务中心为平台建设政务高速,以效能亮剑为抓手推进六大淮滨建设。”这是今年淮滨县委、县政府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在全县干部大会上明确提出的要求,由此拉开了治理“庸懒散软”上班病的序幕,奏响了效能提升的乐章,敲响了效能提升的战鼓,在全县形成了“任务快速落实、工作高效推进、环境明显改善”的干事创业氛围。

行政服务大厅一面面锦旗,满含着老百姓满意的笑容,更承载着管理人的辛勤付出。

即将通行的十条道路,付出了建设者的心血,更凝聚了管理者的汗水;

“三违”整治成效突显,一排排徽派建筑展现了新农村社区的风貌;

高速公路、物流港口等撬动经济发展的新支点建设快速启动,饮水工程、电网改造等民生工程全面快速推进;

从决策层到基层办,从政务管理到工地现场,人人有压力、事事讲效率、件件求效果。

重拳出击庸懒散,在淮滨城乡大地正在上演。

科学布局统揽“效能年”

治理庸懒散软上班病是一个大课题。明确了“效能建设年”这一目标,该县纪委监察局认真统筹、精心规划,拿方案,定制度,设高压,强督查,积极开展“治庸提能、治懒提效、治散提神、治软提劲”效能建设工作。

效能理念引领,树立“爱岗敬业、杜绝平庸、拉高标杆、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该县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的意见》和《行政效能建设“九不准”》等相关制度;召开专项治理推进会、新闻发布会,开展“一把手”“谈效能、议环境、作承诺”系列专题活动,积极营造效能提升的浓厚氛围;实施项目清理、流程再造、定岗定责等,建设“政务高速”,推动工作提升。

政务高速引领,形成“单位围着窗口转、窗口围着百姓转”的审批服务纵向高速格局;整合审批资源,产业集聚区企业服务办公室与行政服务全程代办办公室无缝对接,形成零阻碍服务的横向高速格局。明确县发改委作为项目首席代办窗口,负责承担联办项目审批操作规程,“一门受理、抄告相关、联合审批、限时办结”。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作为总召集人,全县12项重点工程项目联审联办工作目前全部启动,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长效机制引领,行政审批限时办结制、无缺位办公制、效能投诉问责制、政府绩效管理考评制等奖惩机制相继出台并日益完善,绩效管理先进单位表彰和“十佳优质服务单位”评选工作机制相继出炉,一系列管得住、管得久的措施,确保了治理活动不走过场、不走形式。

监督问责推进效能亮剑

建立督察投诉机制,畅通投诉渠道,公开投诉电话;客商投诉中心进驻产业集聚区办公;治理办公室派员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督导工作;县干部作风建设督查组、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三驾马车联动,科学分工,对重点工程、重要领域、重点工作进行全面督查;成立专案组,从督促检查、责任事故、群众投诉、舆情监控、领导批示、明察暗访等多种途径收集信息,找准“效能亮剑”对象,严惩“庸懒散软”行为。

纪律之剑出鞘,速查快办,问责上追一级,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实行“零容忍”。同时,坚持治庸问责与干部考察考核重任相结合,动真格,出重拳,下猛药。对会议缺会者进行处分,不执行上级决策者实施问责,上班玩游戏者调离原工作岗位,审批效率低下者实施问责,违反行业服务承诺、效率低下者启动效能监察程序,工作日饮酒者给予纪律处分,并且上追一级。截至目前,查处庸懒散行为8起,实施党政纪处分6人,科级领导问责4人。

淮滨治理庸懒散软,端正了干部从政行为,转变了工作作风,提升了行政效能,营造了廉洁、高效、务实的工作氛围,有力助推了全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