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还就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资源环境、民生改善等主要指标提出了中原经济区的发展目标。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1年为26317元,到2015年增加到38000元,2020年要增加到60000元;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2015年要比2010年下降16%,2020年要比2010年下降30%左右。

在民生方面,也提出了收入倍增计划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从2011年的17813元,到2020年达到3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6629元,到2020年达到16000元。

在中原经济区的空间布局上,规划提出要加快形成“一核四轴两带”放射状、网络化发展格局,即促进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9市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形成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核心区域;构筑沿陇海发展轴、沿京广发展轴、沿济(南)郑(州)渝(重庆)发展轴、沿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等四条重点开发地带,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型发展轴;培育壮大沿邯(郸)长(治)-邯(郸)济(南)经济带和沿淮经济带。

规划内容还包括推进“三化”协调、区域联动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改善民生、政策支持等方面。规划的批复实施,使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发展布局更加清晰,政策支持更加有力,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进入了整体推进、全面实施的新阶段。

(上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