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市委书记郭瑞民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信阳市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并明确提出:我们要在融入全局中迈出新步伐。在发展目标上,我们要坚定不移,力争到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都能达到甚至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确保全市人民与全省、全国人民一道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自信是一种姿态、一种气度,我们提出勇当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全面提升魅力信阳建设水平,更需要这种自信。

自信来自我们扎实的基础。作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中央农办农村改革联系点,近年来,我市通过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极大促进了城乡共同走向繁荣。2011年,我市生产总值达到1276.8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50元,实现5年翻一番。粮食播种面积多年稳定在1200万亩以上,粮食连续9年增产,粮食总产连续5年超110亿斤,是全国18个产粮超百亿斤的大市之一。

自信更是一种力量、一种行动。当前,我们着重要找到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和推进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进一步明确本地本部门的具体奋斗目标,认真研究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措施。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与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创新明年工作思路结合起来,与深入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结合起来,与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结合起来,与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明确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发展举措,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真正做实、做深、做新、做出成效。

实践证明,只有主动融入全局,才能看清自身的地位作用,才能明确自身的责任所在,才能更好地立足全局、互动联动、加快发展,才能有效地促进思想解放、观念转变。

要在融入全局中迈出新步伐,必须坚持学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服务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自觉找准定位、明确主要任务,按照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依托中原经济区建设主体,拓展发展空间,增强辐射能力,使我们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不断凸显。要结合信阳发展实际,抓好当前工作,突出抓好项目攻坚、招商引资、产业集聚三个重点,加强运行调节,强化信访稳定,抓好农业生产,着力保障民生,确保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同时,要认真谋划好明年的工作。

要在融入全局中迈出新步伐,必须紧抓发展机遇不放,中原经济区规划已于11月17日被国务院正式批复,我们要抓紧研究如何把规划组织实施好、贯彻落实好。通过主动融入,(下转第二版)在融入全局中迈出新步伐

(上接第一版)努力把信阳建成为鄂豫皖三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家级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枢纽、中部地区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要在融入全局中迈出新步伐,还要始终保持忧患意识。要清醒看到我市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强化忧患意识,可以帮助我们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省里实施了稳增长、促转型、保态势的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包含着很多项目和政策,给各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抓紧研究对接上级政策,争取得到国家和省里更多的支持。同时,要把政策尽快分解、细化,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并把措施尽快落实到位,努力保持全市发展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和好的气势。

要在融入全局中迈出新步伐,全市860万信阳人民必须坚定信心,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在中共信阳市委的正确带领下,思想上更加坚定,行动上更加迅速,作风上更加务实,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勇当前锋,为全面提升魅力信阳建设水平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