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明

精神可以改变命运。一个人有了精神,哪怕山穷水尽,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终能峰回路转;一个城市有了精神,就能化障碍为坦途,变落后为先进,终能实现跨越发展。实践证明,无论是人还是城市,缺什么也不能缺精神。

建设魅力信阳,我们需要精神的力量。因为,这片红色的土地是大别山精神生长的肥沃土壤,这里的军民为革命成功付出了伟大的牺牲。当信阳总结、提炼大别山精神的喜讯传来,申城大地怎能不一片沸腾。人民感念精神的伟大,渴盼精神的滋养。民心可用,力量可聚,未来可期。

精神改变城市命运的真实故事,常为人们津津乐道。“红旗渠精神”深刻激励着安阳人民团结奋斗,不达目标誓不罢休,发展指标总能“水到渠成”。“愚公精神”发源地济源更是做好做足了精神大餐,历届领导带领群众搬走了一座座阻碍发展的“大山”,幸福的前景“一马平川”。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信阳精神鼓舞了几代人艰苦奋斗,我们从食不果腹的窘境到衣食无忧的开怀,精神的力量功不可没。信阳人民是精神的培育者,更是精神的受益者。时至今日,苦干精神虽然继续发挥作用,但是已经不能最大化地凝聚信阳社会发展的力量,人们迫切需要与时俱进的精神来升级发展动力,积聚发展能量。今年6月7日,市委书记郭瑞民强调,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用现代的眼光,进一步深入研究宣传大别山的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以凝聚力量、统一认识、形成共识,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由此可见,努力让大别山精神之光照亮信阳,是我们当下必须做好的一篇文章。

让大别山精神之光照亮信阳,我们需要把精神总结好、提炼好。精神之光普照信阳的过程,即是大别山精神深入人心的过程。而精神深入人心的前提是社会各界最大化地对其定义与内涵形成共识。所以,总结好、提炼好大别山精神不仅需要专家、学者的呕心沥血,尤其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普通群众的广泛参与,积极建言献策,使总结、提炼精神的过程转化为凝聚社会共识的过程,转化为宣传、普及教育的过程。两个“转化”不仅是总结、提炼好精神的保证,而且是保证精神发挥最大效用的关键。

让大别山精神之光照亮信阳,我们需要把弘扬精神与做好实际工作相结合。精神是种信仰,内化于心是植入信仰,外化于行是巩固信仰。两者不能顾此失彼,单兵突进,需要协调并进。如何把两者完美结合呢?一方面用精神引导行动,彰显精神价值。伟大的大别山精神不仅是历史的荣耀,而且是前进的力量。持续求进,需要坚守信念的精神;务实发展需要团结一心的精神;积极作为需要勇当前锋的精神。在伟大的精神引领下,信阳就能够实现富民强市的宏伟目标。另一方面用实践诠释精神、丰富精神,强调实践第一的务实作风。近年来,我市荣获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创业之城”等一系列“国”字号招牌,打造了信阳靓丽名片。是什么精神在支撑信阳人民不断开创美好生活的决心和信心?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回答,历经血与火洗礼的大别山精神是850万信阳人民奋起直追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总之,精神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既能让精神根深叶茂,又能让精神开花结果。

(作者单位:信阳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