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也改变了信阳市没有特勤队的历史。近年来,工业城为消防大队投入400多万元,争取资金3000万元,购置消防车6辆,各类器材3653件,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安居乐业保驾护航。五年来,工业城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以创新社区工作机制,完善社区社会服务体系,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强化社区工作基础,推动社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在和谐社区探索建立“八大员”试点工作,不断积累经验,致力作出示范,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每位党员都能成为一面旗帜。“八大员”即政策法规宣传员、党务政务监督员、平安建设协管员、民情民意信息员、就业保障协管员、产业园区管理员、勤劳致富帮扶员、安全生产协管员。在和谐社区,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组成的调解员队伍,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管理坚实有力的助手,“八大员”在化解社会矛盾、处置突发事件、开展法制教育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八大员”机制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在政府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永久的“致富桥”、“连心桥”。
集体经济一鸣惊人,助推城乡一体化
五年来,辖区所有社区和行政村都规划建设了集体经济产业创业园,实施标准化厂房建设,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村一策,一村一品,明确了不同的产业定位,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谐社区加工制造园、马岗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园、邢台花卉产业园、牌坊信阳钢材物流交易中心等集体经济载体如雨后春笋般开工建设,吸引众多中小企业入驻孕育发展,为辖区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补充。和谐社区产业园吸纳了五丰家具、大地钢构、佰泰木业、奥斯迪电梯等13家特色中小企业入驻生产,园区内道路、供电、给排水、消防、绿化、亮化各项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园区年利、年租金收益近1000万元,社区居民年收入达到8000元。牌坊信阳钢材物流交易中心规划占地800亩,总投资2.6亿元,规划建设综合交易大楼3栋,钢材商铺150个,可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500个。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带动了群众致富,也为新农保、新农合等社会保障提供了资金支持,助推了辖区群众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
惠民政策一以贯之,助推城乡一体化
为全面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工业城对4所小学的校园、校舍进行了综合整治,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中心学校,解决了辖区居民子女上学难的问题,消除了外来创业者、就业者的后顾之忧;为帮助失地群众再就业,工业城与信阳电子学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培训关系,免费提供培训机会,成立了工业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推荐培训合格的群众到辖区电子企业就业,五年来已累计推荐4000名群众在辖区企业实现了再就业。工业城开辟了一些社会岗位,市政维护、机关保卫、治安巡逻等岗位全部面向辖区失地群众。为让群众参与工业城开发建设,引导群众组织各类简易工程施工队,企业围墙建设、土方平整、地材供应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辖区群众参与开发建设;在新农合方面,辖区居民参合率达到98%,政府补贴标准计划逐年提高,实现了五保户、孤残儿童、军烈属等参合对象的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承担,还对大病全额进行政府补贴;新农保工作在市管开发区、管理区中率先实现全覆盖,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如和谐社区实现个人缴费部分全部由集体承担,实现个人不缴费就能享受养老金。
时间和数字记录着沧桑巨变:一条条通衢大道八方延伸、一片片厂房拔地而起、一座座住宅小区优雅和谐……信阳工业城在砥砺奋进的时空中,因为拓荒者执著和艰辛的耕耘,孕育出奋起勃发的新生机。展望下一个五年,工业城人努力使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5年内力争吸纳入驻项目500个以上,年创利税200亿元以上,建成各具特色、功能齐备的社区10个以上,城区人口达到10万人,城市化率达到90%,并逐步建立完善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保险、福利等社会服务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