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市民在挑选挡风被。王 婷 摄

本报讯(记者 王 婷)近日,记者发现,进入冬季以后,街头不少骑电动车出行的市民把电动车“全副武装”起来,在车前挂上了保暖工具——挡风被。据了解,这种挡风被前几年就曾在我市出现过,但今年才真正“流行”起来。

昨日早上7时,记者在胜利路和东方红大道看到,很多骑电动车送孩子上学的女士都挂上了挡风被。市民赵女士说:“早上骑电动车送孩子上学,风大,担心膝盖受寒疼痛,挂上挡风被之后很暖和,比护膝的效果还要好。”“看上去很保暖,也省事。”曹先生告诉记者,“电动车是我的主要代步工具,每到冬天骑车时两腿都冻得很疼,去年看到有人在电动车上系着‘小被子’,当时也想买一个,又觉得一个大老爷们骑个电动车还挂着这个,有点不好意思,可今年一看,不少男士骑电动车也挂上了。所以,今年也买了一个。嘿,真不错。”

记者看到,在解放路和胜利路最显眼的位置,有好几个销售挡风被的摊点,每个摊点前都围了不少正在选购的市民。一位卖挡风被的老板告诉记者,最近几天信阳气温下降快,挡风被销量好,很受欢迎。根据材质有羽绒的,也有涤纶的,重量不一样,保暖效果和价格也不一样,从25元到50多元不等,简单便宜一点的挡风被只能护住腿部,稍微精细一点的可以护住胸部,挡风被除了保暖功能之外,还能够防水。

东方红大道值勤的交警提醒市民,挡风被虽然方便又暖和,但也存在安全隐患,有的挡风被连接位置成90度角,形成的空间只能容下两条腿,如果遇到突发状况,可能无法采取措施避免危险,所以更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