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熊晓辉

谈起信阳,人们自然会想起大别山下、淮河之滨的这座历史名城;千百年来,因为地处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交会地,使得信阳文化兼具豫楚之风格,和而不同,谓之“豫风楚韵”。

深秋季节,站在浉河区浉河港镇海拔700多米的山顶茶园上眺望,远处群峦叠翠,红枫似火;近处茶园一片翠绿,绿色葱茏,这里是信阳素有“五云两潭一寨”之称的何家寨,悠久的种茶历史让这个地方远近闻名。其实,在信阳,像何家寨这样有着漫山茶园的地方数不胜数。茶,似乎已经成为根植于信阳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信阳,老百姓不可一日无茶,不仅客人登门要以茶敬客,真诚恭敬,而且亲朋好友之间的礼尚往来,也多以茶为礼,绝不疏忽。

著名茶叶专家、信阳国际茶城总经理欧阳道坤家乡在湖北,大学毕业后他就来到了信阳工作,三十年来,他一直从事着茶营销和茶文化研究。在他看来,简单而质朴的信阳茶,承载了信阳厚重的历史文化。

在信阳生活工作的三十年,欧阳道坤见证了信阳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信阳茶“由绿到红”的历史嬗变。“是卢展工书记推动和改变了河南茶的产品结构,也开启了咱们信阳茶发展的新纪元,如今‘红’‘绿’两条路让信阳茶的发展路子更宽,发展速度更快。”说起“信阳红”,欧阳道坤津津乐道。

“信阳的山水培育出了嫩绿的信阳毛尖,而‘信阳红’更是代表了信阳的红色历史,信阳茶文化将信阳的山水风貌与民俗历史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在欧阳道坤看来,信阳茶文化体现了信阳文化的全部面貌。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信阳不但历史文化独具特色,民俗风情也别具一格,其民间音乐、舞蹈、戏曲等传统文化不仅有着丰厚的存量,而且既具中原粗犷豪放的气质,又有南国婉约细腻的风情,豫风楚韵相映生辉。

“信阳是歌舞之乡,在信阳生活了这么多年,真切地感受到了其民俗文化的魅力。”欧阳道坤告诉记者。

一直以来,信阳市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商城歌舞、花挑舞、花伞舞、花篮戏、火绫子等信阳民间歌舞,罗山皮影戏、光山花鼓戏、固始灶戏、嗨子戏、大鼓书等信阳民间戏曲,茶民歌、五句山歌等得到了大力传承和传播。

近年来,信阳根据城市特色,提出以文化为引、以旅游为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进旅游和文化相结合,通过突出“山、水、茶、红、泉、寺、根”特色,努力打造山地休闲度假游、茶文化游、红色游等特色旅游,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城市建设和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如何以文化为引,带动信阳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直是市委、市政府思索的课题。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近年来,信阳通过积极筹办茶文化节、根亲文化节等各种文化活动,全面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吸引了一大批外地著名企业来信阳投资建厂,助推信阳经济发展。如今,欣欣向荣的文化产业已经将信阳经济社会带入一个相互推动、协调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