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余功会)今年以来,商城县吴河乡把薄弱村转化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重要内容来抓,不断创新载体,强化措施,启动内力、借助外力,积极探索经济薄弱村脱贫致富、富民强村的有效途径,有力地促进了经济薄弱村的快速转化。
突出“强”字上下工夫,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夯实强村富民的组织基础。该乡通过实施“双强”战略,培养选拔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带头人;对观念陈旧、不思进取的软、散班子,加强教育培训,增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村干部的管理和村级场所建设,促进村级组织向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突出“引”字,探索村级发展途径,建立强村富民的长效机制。该乡充分发挥示范村、示范户的示范引领作用,结合实际,引导薄弱村通过搞好盘活资产、调整产业结构、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吸引外资等方式发展经济。陈洼、马槽、吴河、曾洼4个薄弱村,本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壮大经济实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思路,找到了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
突出“扶”字,用足用好各级政策,加大对帮扶村的扶持力度。该乡在机制上,加强与市、县帮包部门以及包村干部与对应薄弱村的沟通和联系,形成多重帮包的合力;在资金上,充分利用各级专项资金,用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发展集体经济,壮大薄弱村财源;在政策上,用足用活国家有关涉农优惠政策,同时在薄弱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等方面给予更优惠的政策倾斜。
突出“创”字,立足于新农村建设,解决有关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该乡紧扣基层组织建设年这一主题,充分利用乡党员服务中心和村远程教育网络平台,抓好党员、村干部和乡土人才的科技培训,创新发展思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把竞争机制引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把村干部的工作指标进行量化、细化,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竞争局面,引导村干部立足于为民富民,解决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问题,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