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胜
新县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三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面对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面对历史包袱沉重、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的困难局面,全行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为要务,以改革为动力,以服务为平台,以控险为责任,以创新为抓手,牢固树立敬业、诚信、高效、创新的全新理念,坚守“服务三农、改善民生”的历史使命,以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一路披荆斩棘,奋勇向前,走出了一条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科学之路。截至今年9月末,全行各项存款余额达26.92亿元,是农商行成立之初12.31亿元的2.19倍,市场份额39.12%,较农商行成立之初提高了8.33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达18.37亿元,是农商行成立之初的2.02倍,贷款余额和净增额均居全县各金融机构首位,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连续三年获得新县人民政府嘉奖。
创新机制 谋求新跨越
推进机构改革。该行按照现代银行建设标准,在全辖推行“扁平化”管理,设置前台、中台和后台:前台直接面向客户服务,中台负责业务经营的审核和审批,后台负责监督和支持服务,将农商行机关打造成全辖经营管理中心,构建了分工明确、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经营管理模式。
深化人力资源管理。该行科学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将员工由“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实现人人有岗、岗岗有责。对中层干部实行等级化管理,设置一、二、三、四和等外五个级别,根据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和工作绩效确定考核等级,并与职务工资、调动、晋升相挂钩,激发中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推行绩效工资制度。该行打破员工身份界限,科学制定员工绩效工资考核办法,依据员工工作业绩计发工资额度,充分激发了员工工作潜能。
大力开展全员培训活动。该行面向社会公开招录71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到一线岗位,优化员工队伍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同时,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全面提升员工素质,三年来,累计举办了9次全员大培训和专项培训活动,聘请银行学院的专家、教授和知名人士及业务骨干对全员分岗位进行了财务、信贷、法律法规、文明礼仪、经济金融形势等培训,培训人员3200多人次,着重针对日常操作流程中的一些关键点进行培训,并组织全员开展了合规教育和考试,全体员工思想观念、守规守法意识和业务技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为拓展服务领域,抢抓发展机遇,该行自2010年5月开始酝酿筹建许昌新浦村镇银行,今年2月27日,新浦村镇银行正式开业。至此,该行成为我市第一家跨区域发起组建村镇银行的金融机构。
优质服务 实现新发展
改进服务方式。该行对高端客户建立档案,分类做好走访工作,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差别化服务,在一些条件好的网点,专门设立了VIP客户服务窗口,实行优质、优惠服务。
实施营销贷款策略。该行成立贷款营销部,集中营销、发放、管理30万元以上大额贷款,为全县中小企业、规模种养大户提供上门服务,并根据实际情况现场审核办理相关业务。
丰富信贷产品。该行先后开办了涉外劳务贷款,茶权、林权抵押贷款,小额信贷、联户联保贷款等产品10余个,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转变办贷作风。该行深入实施“阳光信贷”工程,充分发挥“阳光信贷大厅”的作用,彻底消除“衙门”作风,落实“开门放贷”措施,实现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服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了办贷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形成了公开、诚信、透明的办贷环境,打造了灵活、便捷、高效的信贷服务品牌。
规范管理 树立新形象
完善法人治理机构。该行建立健全了“三会一层”制度,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议事规则,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职责,全面实施董事会科学决策、经营管理层组织实施、监事会全程监督的现代公司管理模式。
强化风险防控。该行制定了覆盖所有部门、所有岗位、所有业务、所有环节的风险管理制度,规范授权授信、综合交易、资金调度操作流程,从源头上防范风险。组织相关部门加大打击恶意逃避债务行为的力度,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深入开展作风整顿活动。该行定期开展以“转变观念、规范行为、提升素质、优化服务”为主题的作风整顿活动。员工制度执行力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行风评议居全县各金融机构前列,企业形象大幅提升。
规范新增贷款发放。该行对1万元以上贷款由风险管理部提前进行风险调查,对发放的贷款全部实行面谈面签,杜绝了冒名贷款现象的发生,并由信贷管理部对贷款的发放进行审查和审批,确保新发放贷款的质量;风险管理部随后对贷款进行跟踪检查,对有风险的贷款及时进行提示,采取补救措施。
大力清收盘活不良贷款。为扎实推进清收盘活工作顺利开展,该行于今年7月份在基层行抽调30名外勤人员组建了资产保全部,资产保全部综合运用公安、法院、行政等各种力量,集中履行全行不良贷款管理、清收、处置职能,全面开展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工作,确保了贷款质量的显著提升。
经过三年的发展,新县农村商业银行业务规模由小变大,经营效益不断攀升,竞争能力持续增强,员工热情高涨,企业形象大幅提升,实现了全行各项事业跨越式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