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保群)11月6日,市委副书记张春香到浉河区东双河镇、柳林乡调研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

双和佳苑新型农村社区位于东双河镇东双河村,分为公共管理、商贸物流、产业集聚、社区服务、人居休闲五大功能区。该社区按照“政府主导、村级负责、公司参与、群众自愿”的建设模式,引进了恒信发制品有限公司、百家来超市等企业,解决了社区居民的就业需求,社区内自来水厂、幼儿园、茶文化公园、便民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等各项配套设施齐全。

在详细了解该社区规划建设的有关情况后,张春香来到恒信发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当看到员工们正在忙碌工作时,张春香非常高兴。她说,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强化产业支撑。有产业,农民就业才有基础,农民收入才有保障,农民才能真正“像城里人一样生活”。我们做好产业支撑这篇大文章,让农民有恒业、恒心,新型农村社区就一定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柳堤新型农村社区位于柳林乡车站村。走进社区,一排排房屋造型别致,一条条水泥路将房屋连接成片、形成一体。张春香认真听取了该社区负责人就社区规划、建设、入住率等情况的汇报,并与居民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主要收入来源。

调研中,张春香强调,要理清思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首先要弄清新型农村社区的含义,加深理解,做到学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这四个明白内涵丰富,意蕴深远,环环相扣,只有学明白才能想明白,只有想明白才能说明白,只有说明白才能做明白,关键在做,真正在“做”上下功夫,把决策变成措施,把措施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效果。要认真贯彻落实“政策引领、规划先行、突出主体、保障权益、规范有序、拓展创新、互动联动、一体运作”32字方针,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重点工作,围绕“八篇文章”,做好“六个放大提升”,对新型农村社区一个一个地规范、一个一个地提升、一个一个地完善,全面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水平。要抓好细节。在新型农村社区功能区域划分上,做到布局合理,规划科学;在产业支撑上,积极引进企业入驻,实现农民“就业不离家、就地市民化”;在配套设施上,突出抓好道路、绿化、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发展,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在社区管理上,做到建管并重,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构建服务体系,扎扎实实地把各项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成效,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