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雪峰)近日,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了“2012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信阳以总分87.79的成绩位居榜单第十四位。这是我市继2011年荣登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百强排行榜之后,第二次获此殊荣。

据悉,我省只有包括我市在内的郑州、许昌、洛阳、新乡、商丘等6个城市入选2012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百强,郑州、许昌、洛阳、新乡、商丘5市分别排行第四十四、第六十一、第七十九、第八十三和第八十八名。

评选“最具幸福感城市”需要哪些标准?记者了解到,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年度研究评价“城市幸福感”的主要特征是:市民普遍感到城市宜居宜业,地域文化独特、空间舒适美丽、生活品质良好,生态环境优化,社会文明安全,社会福利及保障水准较高等,而“中国幸福感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包括满足感指数、生活品质指数、生态环境指数、社会文明指数、经济福利指数在内的5项一级指标和21项二级指标、47项三级指标构成。

“信阳跻身201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百强,不仅是信阳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所致,也是信阳市委、市政府根据城市转型提升要求,精心布局、加大投入、加强管理的成果。”一位参与评审的专家说。

近年来,我市在强力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切实从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着眼,从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具体利益着手,办好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医教保等民生大事。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全力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制订了扶贫攻坚计划。不断加大民生投入,用于社会保障和教育事业的支出连年增长。大力实施就业促进计划,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6374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896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28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社会保障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71.8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69.6万人,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待遇标准有了较大提高,初步实现了养老、医疗和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对不同人群的全覆盖。切实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建成经济适用房13.1万平方米、廉租房18.3万平方米,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19437户、3296万元。切实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全市累计发放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资金6.8亿元,实现了城乡低保五保对象的应保尽保。农村敬老院新建、改建、扩建任务全部完成。落实“两免一补”资金6.3亿元,高考万名进线率连续4年居河南第一。

为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我市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启动“文明信阳系列行动”,强力推进“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认真组织志愿者服务全市重大节会、赛事活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设“道德建设专栏”,对“信阳身边好人”进行系列报道,辐射带动公民道德建设。

短 评—— 赵雪峰

为幸福信阳自豪 为幸福信阳加油

当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欢乐气氛之时,老区信阳又收获了一项值得全市人民为之自豪的桂冠——再次荣登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百强排行榜,并且在河南省获此殊荣的6个城市中排第一位、在全国位列十四。

诚然,大自然恩赐了信阳秀美的山水和独特的宜居宜业环境,而勤劳、智慧的信阳人民更赋予了这里无尽的发展激情与活力。在“改善民生,普惠于民”的旗帜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荣”奋斗目标,持续不断地提升社会文明度、环境优美度、经济富裕度、发展承载度、生活便利度和公共安全度,坚持以文化为引领,提升宜居城市品位;坚持以生态为品牌,提升宜居城市形象;坚持以人居为核心,提升宜居城市环境。一任接着一任干,禅精竭虑,持续求进,在当好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的征程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使“宜居城市”、“创业之城”、“最具幸福感城市”等10多项“国”字号荣誉尽收囊中。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也由此得到不断提升。

生活在幸福之城,我们当为幸福信阳自豪!但未来的路还很长,发展无止境,幸福需提升,我们当以“幸福城市”殊荣为动力,以创新为源泉,努力提升宜居宜业城市魅力,倾力打造更具幸福度、更有影响力的魅力信阳。这是全体信阳人的责任,让我们共同为幸福信阳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