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白靖利

在公众的“火眼金睛”之下,云南昭通某部门PS送锦旗照现出真身,涉事地方政府已经做出回应并道歉。当我们集体反思、质疑PS照时,更应该警惕造假背后有一种“索要感谢”心理。此种心理的存在,是追求虚假政绩的深厚土壤。

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对优质服务表示感谢,本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地方政府形成对于人民群众大事小事“送锦旗”的依赖,“索要感谢”的心理也越来越普遍,而且被看作理所当然。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不断有送锦旗、寄感谢信的新闻见诸报端,成为相关部门和人员“政绩卓著”的体现。

政府机关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本是自己履职之为、分内之事,人民群众以送锦旗等方式表达感谢,也并无不妥。但是,如果执法者、公仆们不觉得这是人民群众表达了更多更大的期待,反而为此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则失去了“执政为民”的应有之义。在此风之下,当索要来的感谢不够时,就容易出现“感谢造假”。

要想杜绝类似PS照事件的再次发生,必须端正执法执政理念,消除造假事件背后更普遍的“索要感谢”心理。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政府是人民公仆,是为人民服务的。对于人民群众的感谢应当诚惶诚恐,而不是得意洋洋。

要想杜绝类似PS照事件的再次发生,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群众的口碑是最好的政绩,切实努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群众自然会表示赞许,不用心理暗示,更无需媒体宣传。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