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浉纪轩
浉河区因河得名、因山而立、因茶显贵,由一山、一河、一叶组成的“清廉浉河”廉政标识,道出区情,展出区貌,凝聚了70万浉河儿女的清廉心声。
青山绿水蕴清风,青山育翠柏,绿水出青莲,香茗润廉心。
充满家感觉的“品茗斋”,寓茶于廉,用一杯清茶、一句警醒,友情帮助有违纪苗头的党员干部悟廉明志。
彰显廉智慧的“精品屋”,集中展示精品案件和创新项目,动态呈现出全区廉政建设创新成果,清廉浉河建设竞筑基石。
精心制作的廉政公益广告——清香作伴茶香远,倾情演绎出“茶魂”即“廉魂”、“茶情”为“廉情”、“茶体”即“廉体”的文化精髓。
富有特色的三个廉政教育基地——廉政文化广场、浉河港镇万亩茶山“清风茶山”界石和琵琶山村“茶禅一味、莲廉同脉”的“青莲苑”,让廉政文化渗透乡村社区,廉香阵阵、拂面润心。
活联活建显活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浉河区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有活力。”这是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刘国栋在浉河调研时所作的评价。
善为创造活力。浉河区信访举报、案件查办、政风行风三个龙头指挥中心,把全区信访举报、违纪案件、纠风治乱等涉及民生热点、焦点问题和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善联彰显活力。全区16个乡镇办和42个职能委局实行四区协作制度,纪委委员、委局机关人员、区直单位和乡镇办纪检监察员、行风评议员、村(居)务监督员“五大要员”,共同肩负起党风廉政建设重任。
善建激发活力。“建活力机关,做清廉干部”蔚然成风,全区纪检监察干部在读文章、写笔记、撰心得、深调研、参演讲、互观摩等系列实践中比学习、比创新、比业务。通过比学习形成爱读书、善学习、勤思考、会总结的能力;通过比工作形成你追我赶、争创一流的氛围;通过比形象,纪律意识、大局意识、勤政廉政意识、团结协作意识更加增强。
民情民意重民生。“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该区纪委监察局注重体民情、察明意、重民生,视人民利益高于天。
“我来听你说”,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与上百户基层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手拉手,收集涉民重大问题58件,为民办实事34项。专项治理不留情面,农村低保追缴违纪资金115万余元,减轻农民负担205.3万元,同时查处问题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10处。
“清风在行动”,变年终务虚为平常务实。把政府部门和公共服务行业政风行风评议细化到每月、每季度,金牛产业集聚区“零阻碍”实施办法,使企业诉求办结率和满意率达到100%。“三违”治理897个违规项目一律停建,取缔违章建筑86处4万平方米。
“百姓全知道”,变被动查处为阳光公开。五星、湖东、谭家河等省级党务、政务公开示范引领,受到国家预防腐败局的充分肯定和“西南五省”兄弟地市的学习借鉴,党务政务公开成为清廉浉河的响亮音符。
清风浩荡,区泰民安,70万浉河儿女正迎着扑面而来的贤岭清风,迈着坚实的步伐,在奋力谱写一篇篇正气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