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七大以来,在科学发展的激荡下,信阳工业城各项事业高歌猛进,成就辉煌。五年来,信阳工业城全面实施工业产业化、城市生态化、惠民常态化战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不断取得新成就。近日,笔者深入该区,采写了“信阳工业城工业经济发展的追赶之路”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李雁峰 闰崇晖
金色的阳光洒在信阳工业城激蓝OLED项目施工现场内,好一片壮观夺目的财源沃土!
“以后我就是信阳人,信阳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世界著名光电专家、激蓝OLED项目总经理孙润光教授激情满怀地说。前不久,他被信阳工业城管委会聘为经济顾问和招商大使。
经过认真选择,信阳工业城已聘请经济顾问9人、招商大使37人,涵盖全国主要资本、项目输出地。截至目前,信阳工业城已通过他们收集各类投资信息100多条,接洽客商40多人,签约项目10多个。
经济要发展,工业是关键;工业要发展,招商是重点。面对产业转移战略机遇,信阳工业城创新思维,以新举措、超常规办法,全力以赴扩大招商引资。随着电子信息产业这一主导产业的确立,工业城逐步摒弃“剜到篮里就是菜”的思想,完善入园机制,招科技含量高、发展后劲足、环境污染少的项目,促进信阳工业城从“引资”向“选资”迈进,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区共引进各类工商项目320余个,总投资400余亿元。
最显著的特点是“无中生有”。建区最初几年间,信阳工业城相继引进同合车轮、航天特种车辆、万华生态科技等大项目,为辖区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尽管如此,主导产业不明晰、产业集聚度不够制约着信阳工业城的发展。2008年,市委在信阳工业城又加一块牌子:信阳市产业集聚区。自那时起,信阳工业城便将目标瞄准电子信息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下,信阳工业城科学规划建设了电子产业园,在两个月内完成了2000多亩土地征地拆迁场平工作,泛蓝科技、激蓝OLED项目、天扬光电、博仕达通信、星天空数码、台商电声科技园等60多个电子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信阳工业城已经建立了较广泛的招商网络,打通了资本对接通道,新的投资信息源源不断,投资热潮已经兴起。多个“信阳制造”从电子产业园诞生,(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