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余耀龙 黄 勇)昨日,家住罗山县城关镇大园社区的空巢老人黄秀兰家里迎来了一群“编外子女”——罗山县中医院的志愿者。他们一进门便忙活起来,清屋子、洗衣服、查药柜、量血压,整个屋里顿时热闹非凡。临别时,黄秀兰紧紧握住服务队员的手,依依不舍地说:“你们一定要常来呀,你们就是我的亲儿女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针对老龄化进程加快、空巢老人数量不断增多、老有所养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实际,罗山县及时成立了志愿服务联络总站,建立了“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组织领导机构,目前已从社会各界招募志愿者3000多人。同时,组织人员深入社区村组,摸清空巢老人基本情况,了解空巢老人实际需求,为空巢老人建立档案台账,包括他们的姓名、出生日期、住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家庭成员、帮扶志愿者情况等。而每位空巢老人手里也有一张服务卡,志愿者、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等的电话都详细在列,方便空巢老人随时召唤。

把服务做到“家”,把关爱放“心”上。该县根据空巢老人的服务需求和具体生活情况,广泛开展了生活照料、健康保健、心理抚慰、应急救助、法律援助、文体活动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近日,该县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举办了2012年罗山县关爱空巢老人茶话会,相关部门人员、志愿者代表及部分城区空巢老人共100余人欢聚一堂。老人们不但收到了各方面送来的慰问品、慰问金,还兴致勃勃地乘车参观了县城新区新貌,切身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关照。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为我们敬老爱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为建设和谐罗山作出更大的贡献。”该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讯(胡家友 兰 旭)深秋的红城新县到处弥漫着爱的气息。日前,一场主题为“回报社会奉献爱心”的捐赠活动在该县隆重举行,价值32万元的200辆助残轮椅车、150万元的保健药品让该县近千名残疾人直接受益。

近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进一步规范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投入22万元补贴资金选聘221名残疾人专职委员,提高残疾人服务工作水平。推进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实施残疾人安居工程;健全社会救助机制,对全县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群体分类施保、分类救助,突出抓好600名16周岁至59周岁农村贫困残疾人新农保最低标准财政统筹工作,为156名残疾三轮司机每人发放260元的成品油补贴。完善医疗救助体系,将符合规定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将白内障复明、精神病防治、7岁以下听障儿童人工耳蜗装配、6岁以下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等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城乡医保范围,切实减轻残疾人康复费用负担。

该县残联积极邀请成功人士参与残疾人事业建设,加大对全县残疾学生的救助力度,对残疾学生、因残致贫家庭子女实行高中免费教育,对当年考上大学的残疾学生、因残致贫家庭子女一次性给予不低于1000元的困难补贴;积极争取投资400万元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服务基础设施;认真落实残疾人培训就业政策,对全县有工作能力的119名残疾人进行量身定做式的就业培训,让他们自食其力;强化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实行财政代扣,真正为残疾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全县两万名残疾人生活得更快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