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义敏 王 伟

2011年12月2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奖励大会上,固始县作为全国200个粮食生产大县之一受到了国务院的隆重表彰,这是该县连续第八年获此殊荣。说起该县粮食生产取得的巨大成就,就不得不提固始农村合作银行十年来的不懈努力。

“三农”情怀催生全方位支持

10年间,固始农合行走过了一条从统一法人到组建农联社,从农合行全市第一家挂牌再到改制农村商业银行的跨越发展之路。然而,无论名称怎样更换,业务如何发展,固始农合行始终“更名不改姓”,立足本地、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没有变,因农而生、为农而兴的感恩情怀更没有改变。

固始是全省第一人口大县,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产出效益低,成了长期以来困扰种粮农民的头号难题。多年来,固始农合行充分发挥农贷“小额、流资、分散、面广、灵活”的优势,坚持为种粮农民提供充足、及时的资金支持。作为全省水稻的核心产区,每年春耕是固始农民信贷资金需求最为旺盛的时节。固始农合行不误农时,及时出台支持春耕、“三夏”、“三秋”等指导意见,推出“额度放宽、利率优惠、手续简便”的优惠信贷政策,适时开展“送贷上门”、“集中放贷”活动,不断扩大小额贷款的覆盖面,将信贷资金及时发放到急需购买春耕生产资料以及从事现代高效农业生产的农户手里,解决了种粮农民的“贷款难”问题。10年来,固始农合行已累计发放专门用于春耕的农贷资金9.7亿元,支持额度从2002年的2000万元增加至近两年的2亿元。

为了解决种粮农民的后顾之忧,固始农合行持续扶持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为主的产、供、销一体模式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出效益,在解决农民“售粮难”后顾之忧的同时,促进了农企“双赢”。10年来,依靠固始农合行的大力扶持,顺兴、豫申等一批固始本地粮食加工企业迅速茁壮成长,“顺兴莲”绿色有机生态大米、“申源”米糠油等精深加工产品走出了固始。截至2011年年底,全县5万吨以上粮食加工企业发展到82家,年加工销售粮食产品200多万吨,拥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1家,其中绝大多数得到了固始农合行的信贷支持。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和重要标志。为了进一步加快全县粮食产业的发展,2005年,固始农合行投入资金2000万元支持农机市场建设。目前,占地3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豫东南规模最大的农机专业市场,已全面投入运营5年多,使固始农民足不出县就能获得现代化的农业装备,极大加快了全县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金融创新铺开产业化之路

在2011年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奖励大会上,受到温家宝总理表彰和接见的,除了市委常委、固始县委书记焦豫汝,还有固始的种售粮大户陈德宏和徐华平。

“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呀!”当地老百姓对这两位“种粮状元”竖起了大姆指,而陈德宏和徐华平却异口同声地说:“没有固始农合行的支持,我们根本就发展不到今天!”

2009年年初,家住固始县张广庙镇九龙村的陈德宏受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政策的感召返乡创业。他发起成立广德农机专业合作社,计划流转全村的土地发展生态种植业,但当地农民提出的“先支付承包款再签合同”的要求让他犯了难,由于购入大型农业机械用光了手中的现金,用房屋抵押最多也只能贷款30万元。固始农合行得知情况后,主动帮助他联系粮食加工龙头企业——顺兴粮油公司,与合作社签订了水稻收购订单。为了减少风险,保证收益,固始农合行还指导陈德宏购买了农业保险,再用经过公证和保险后的订单进行质押,为广德农机专业合作社贷款110万元,当年成功整村流转土地1200亩。到2012年10月,广德合作社已整村流转土地15000多亩,涉及两个乡镇、7个自然村2300多户农民。这种全新的“订单农业质押”贷款模式被固始县委、县政府称为“广德模式”,并向全县的金融机构推广。2010年5月,在固始召开的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现场会上,这一模式受到了副省长刘满仓等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受益的何止陈德宏和广德合作社!自2009年以来,固始农合行积极响应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创新农村资金投入体制机制”的号召,以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大力支持规模化土地流转,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截至2012年9月,固始农合行已累计投放农机专业合作社贷款5000万元,重点支持的13农机专业合作社中1家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12家被评为省级示范社,这其中就包括陈德宏的广德合作社和徐华平的飞翔合作社。

倾情服务换得粮食仓满库盈

从2003年到2011年,固始粮食生产已历史性地实现“八连增”,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23亿斤以上,2011年总产达到24.1亿斤,总产量位居全省第二;连续8年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2008年、2010年两次登上“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的最高领奖台……这就是曾经十年九灾的固始面对“粮食怎么保”这一难题交上的答卷。为了这份答卷,固始农合行10年来累计投放农贷82亿元,新增农贷额连续9年位居全县金融机构第一,从2009起更是占到了全县农贷新增额的80%以上。

除了确保粮食生产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外,固始农合行还始终注重把“点多、面广、线长”的服务优势转化为推动粮食生产的潜在动力。

在每个月的特定时段,固始农合行各个网点的营业室都会挤满手拿存折、等待领取各种国家财政惠农补贴的农民,自2004年粮食直补政策全面落实以来,从未间断。

在此之前,由于种粮负担重、产出低,许多固始农民撂荒土地、外出打工,特别是秋冬种时节,“白茬田”成了广阔的固始大地上的一道独特“景色”。

“再苦、再累,也一定要让国家的惠民补贴资金在最短的时间内,不折不扣地发到农民手里!”带着这样的信念,固始农合行主动承担起绝大多数国家财政惠农补贴的代理发放任务。然而,固始县有120多万农民,补贴种类多、数量大,代理任务十分繁重。惠农补贴尤其是粮食直补资金的发放,成了考验全行员工吃苦耐劳的“试金石”。

37家支行、54个营业网点、200多名一线人员在承受着同业竞争压力的同时,以牺牲其他业务为代价,加班加点,任劳任怨,确保了各类补贴资金的高效、安全、足额发放。7年多的时间里,固始农合行累计向全县农民代理发放财政惠农补贴资金13类、金额18.1亿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多达34万户、7.9亿元。有了补贴政策带来的实惠,固始返乡种田的人多了起来,土地流转成了农民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如今,人们经常谈起固始粮食“八连增”的奇迹,却很少有人想起8年来为落实国家惠农政策而奉献青春和汗水的固始农合行人。他们,正在用默默无闻的工作,托举起固始农业现代化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