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秦 旭)10月23日,全市第四次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攻坚督导协调例会在平桥区召开。市领导郭瑞民、乔新江、宋效忠、姚铁璜、刘国栋、冯鸣、李水和固始县县长曲尚英等出席会议。

当日下午,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明港产业集聚区和平桥产业集聚区的中联制管、瑞孚实业服装饰品及婴童制品等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参观结束后,市委书记郭瑞民主持召开了全市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攻坚督导协调例会。

会议听取了平桥区关于两个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最新进展情况的汇报,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他县区、管理区、开发区分别汇报了各自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市发改委对前三次例会提出的有关问题解决情况进行了汇报。

郭瑞民在会上指出,在抓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建设上,市委、市政府的态度是坚决的。主导产业确定后,心无旁骛地去抓,就会取得明显成效。卢展工书记在信阳调研时,对信阳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市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创新优势,从而推动产业的发展,给予了肯定和鼓励。融入全局、乘势而为、创造优势、持续前行,得益于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更是卢展工书记对信阳的期望和要求。全市上下要加强学习,加强研究,加强落实,在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攻坚上进一步形成共识,凝聚合力,在“做”上下真功,做得明白,做得有效,做得持续。

对进一步做好全市产业集聚区发展和重点项目攻坚工作,郭瑞民强调,一要加强学习。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走好“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信阳必须结合自身实际,突出抓好工业。要认真学习省委、省政府关于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部署,年内至少要举办4次关于工业经济发展的讲座,帮助大家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提高抓工业、抓产业集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产业转移的机遇不会永远存在,必须牢牢抓住机遇期,围绕主导产业来招商、来建设。市里重点支持主导产业项目,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信阳曾经有过几个较大企业,因为没有集聚发展而外迁或消失了。产业发展规律表明,不形成产业链,孤立的、零星的项目发展难以持续发展。我们要通过加强学习,掌握经济发展规律,实现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二要加强研究。协调例会召开了4次,提出了不少问题,也反映出不少问题,必须认真加以研究。要认真研究增强招商实效、加快产业集聚的问题,破解用地难、融资难等“瓶颈”制约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卢书记在信阳调研时强调,做与不做不一样,研究做与不研究做不一样。大家要把心思放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上,才能干成事。市纪委和市委组织部要围绕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尽快研究完善干部实绩档案和干部任用与产业集聚区建设挂钩的具体办法。

(下转第二版)

加强学习 加强研究 加强落实

(上接第一版)

三要加强落实。解决问题落到实处才能推动工作、推动发展。要把责任落实到人。县区党政一把手在招商和项目建设上要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县区党政班子里要有一位同志专抓产业集聚区建设。要全力推动问题解决。无论是重点项目的问题还是其他问题,都要梳理清楚,解决过的效果如何,正在解决的进展到什么程度,没解决的症结出在哪个环节上,必须说明白。要把问题集中起来,列出单子,逐项落实。

市长乔新江在讲话时指出,我市实施重点项目攻坚督导活动以来,对于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起到了很大作用。就进一步做好全市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攻坚工作,乔新江要求,一要重视主导产业发展。各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已明确,绘制出了产业链条图谱,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主导产业发展,一心一意围绕主导产业,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有针对性、有方向性地做好集群招商和延链补链招商,尽快壮大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二要重视工作责任落实。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攻坚督导协调例会的目的就是发现、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关键是落实工作责任。对于每次提出的问题要进行梳理,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切实做到有人问、有人管、有人抓落实,切实做好督促检查,真正把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及时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更好地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三要重视招商引资成效。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认真落实“四一”招商行动,围绕主导产业,瞄准重点区域,主攻重点企业,加强持续对接,确保招商引资成效。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刘国栋,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冯鸣分别就做好全市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攻坚工作做了具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