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磊
世界各地的献血状况
美国人的献血光荣
在美国,献血完全是义务的,唯一的“报酬”就是几块点心和一杯果汁。献血员希望得到的报酬不是金钱,而是履行了社会义务后而得到的光荣感。因此在美国的大街上常常会看到一些行人穿的汗衫上印着“挽救生命”“献血”等大红字句,还有的人在汽车后面挂着一块写有“我献过血了”的牌子,招摇过市,颇为自豪。
美国人的心态是,献出一点可以再生的血液,去救助那些急需血液救助的伤病患者,做一个快乐的献血人是光荣的。
约旦的中央血库
在约旦首都安曼,有一座中央血库,它的血液取存方法不同于其他国家血库。约旦政府明文规定,禁止血液买卖,任何人只要急需血液都可以从这里得到,但在身体复原后,必须前来还血,或由亲属代还亦可。也就是有借有还。约旦政府还鼓励人们存血,一旦急需血液可立即从血库中得到。这座血库已成为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支援的“生命宝库”。它创建于1975年,为了给全国人民树立榜样,约旦国王侯赛因第一个前来献血,以后每半年就从全国范围内发起一场献血运动。凡是前来血库献血的人,每一次都可以得到为期6个月的免费医疗卡。
缅甸的“献血节”
缅甸把1962年12月14日成立缅甸中央国民献血委员会这一天,定为全国的“献血节”。每年献血节这一天,各界劳动群众、知识界、学生等都纷纷到血液中心参加献血,把献血当作是响应政府号召的一个实际行动,政府为鼓励人们献血,规定凡献血已满50次的献血者可获金质奖章一枚。(在我国,无偿献血累计达40次、30次、20次的无偿献血者,可分别获得全国无偿献血的金、银、铜奖。)
献血500次的芬兰老人
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基维哈献血中心,一位名叫马蒂,哈尔维卡的65岁老人愉快地靠在躺椅上,静静地注视着自己的鲜血通过导管流入采血袋,当400毫升的鲜血顺利采完后,工作人员将一束玫瑰花献给这位第500次自愿献血的退役军人。
芬兰实行自愿献血,每年献血多达30万人次。目前,哈尔维卡先生是芬兰第八位献血达到500次的公民,他诚恳地表示:我自愿献血出于人道主义,很多病人需要宝贵的血液,我的血液各项指标都正常,如果我献出的血能够挽救一个病人的生命,我从内心感到高兴。
信阳市中心血站献血及用血咨询热线:80088351166 6693122 6223033
献血地点:东方红大道女人世界对面,信阳市中心血站献血屋